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天写1000字读书志
冰冷的心,需要真情——读于娟《此生未完成》、胡歌《幸福的拾荒者》

冰冷的心,需要真情——读于娟《此生未完成》、胡歌《幸福的拾荒者》

作者: d4b3c14b7f56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21:24 被阅读46次

逛豆瓣,突然看到以胡歌为封面的书,本名为《幸福的拾荒者》,再看作者竟然是胡歌。觉得“幸福的拾荒者”这个名字很好,更因作者胡歌是我喜欢的演员,于是就当消遣读了,文字很好懂,读的很快。

第二天,书本基本读完,却被这种当事人经历的反思文字所吸引,抛去语言不谈,文字的真实已然深深吸引了我。 我猜,也许普通人只有经历过大苦难甚至生死离别,才能写出直面自己的文字吧。

丝毫没有多余的顾虑,也只有无所顾及才能写出,对过去对未来生活的真实。  

记得书中“照镜子”那篇文章中胡歌说,

镜子最大的好处在于它的精确与客观。只要镜面平滑,光线充足,任你三头六臂,七十二变它都会依样画葫芦地反馈给你。

小时候,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也习惯了照镜子,除了完成最基本的对外表的修饰,也把同镜子交流的过程视为一种对自己的审视。

胡歌说到,当面对镜子,四目相接,心灵的洗涤便开始了。

车祸后,他有些害怕镜子:

他写到:车祸创伤了我的容貌,也冲击了我的内心,每次当我战战兢兢拿起镜子时,我都渴望能在镜子里寻找到勇气和力量。镜子的语言简洁而充满了智慧,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够让我真正重新站立,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现在对我而言,容貌并不是最重要的,也暂且可以放下人生的得失,过去的一切也早已在记忆中封存。我在重返生活的坎坷旅途中,以己为镜,用心去看自己,用微笑去面对所有未知的困难。  

也曾听过、读过此类文字。不以为意,以为只是大道理罢了。然而这次,我读到胡歌经历生死后文字的流露,感到的只有直率和真实。

或许以往的不以意,在某时带来如此大的冲击,这种能量的震撼更大,更猛烈。

读文字时的美妙体验,读后带来的心灵震撼。一时间竟不能自已, 美妙、神奇。这种体验,或许早已不止于书中事迹,而是真实对心灵的体验与冲击。 

北漂的时间久了,见多了人情世故,内心却越来冷,身边发生很多事情,再也没有原来的感动,于丹说:越长大,意志会越来越来坚强,心灵却越来越柔软。但活在城市里的我,感受到的却是越长大,心灵越来来冷了。    

也是基于此原因,我开始喜欢上这类真实的文字,希望它能给生活多点温情,因为冰冷的心,需要真情。

为了留住这种体验,我又四处搜寻,上天眷顾,竟让我找到了,复旦青年老师于娟,还有她的那本《此生未完成》。

30多岁,年轻女博士,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一岁多孩子的母亲,正是事业腾飞时,却要遭遇乳腺癌晚期,人生定格在了永远的33岁。

在同疾病搏斗的最后几年里,她用生命记录了真实的情感。 

记得于娟第一次化疗回家,看着19个月大的孩子,爬向自己的怀里,在奶奶的使唤下,没想到唱起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的像根草”。话音未落,于娟眼泪已落下。

当很多病人不堪忍受疼痛,论及自杀时,于娟说:我想做个让儿子骄傲的妈妈,只此一点,无论任何地步,我都不会选择自己走,哪怕,万劫不复的痛。

此情此景,有谁不为之触动。我想多年之后,土豆(于娟的孩子)看到母亲最后生命里的这些文字时,又有多少泪千行。这种爱太真实,能量太巨大,它能让人意志越来越来坚强,但心灵却越来越柔软。

年轻的人日子真好,从来不愁日子过得慢,这是年轻时于娟的感想。

在日记中,她记录了小时候的快乐时光,而后去了挪威求学,在外求学的她,成了家里唯一漫天飞舞的风筝,唯一就是被一根长长的电话线扯着。  

离开了她最爱的和最爱她的外公外婆、常常发出对家的思念,但直到电话那头,传来外婆离去的消息。

他回忆起小时候外婆的疼爱和对外婆许下的诺言,而如今外婆已离去,自己竟不能见外婆最后一面。她只能独自一人在国外承受这悲伤,那天的她写下了这样的感慨: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等我有能力了,我就把父母接过来;等我赚钱了,我就带父母去好好玩;等我安定了,我就好好陪陪父母亲。而如今对外婆的诺言变成了谎言,她写下了这样的语句:父母的形影相吊,是儿女的最大罪过。年轻的我们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陪父母也还来得及。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现在想想并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的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

我虽没有在国外求学的经历,但也在外求学工作已有5年了,每次电话那头的父母、爷爷奶奶的问候,我竟然没有勇气去面对,总是敷衍的回答。 而今想来,真是太不应该。不知道电话那头的他们,听到最爱的子孙这样的回答作何感受。 

深夜读这些文字,总让人难以忍受,情绪被勾起,它轻而易举击破我所有意识的防线。让我恨不得马上飞回去,回到南方。 

回忆一波接着一波,小时候后的过往,一幕幕不停在脑中浮现,势如破竹,悄无声息。 

父母的形影相吊,是儿女的最大罪过,一直在耳中不停的想起,看看时间,才发现,又是一夜失眠。  

像这样反思有太多太多,我选了几个:

于娟

见到周围朋友都陆续发来结婚的消息,她说:女人再好,也抵不过一个老。平平实实地放下自己也许才是真正宁和温暖的幸福。 

见到朋友跌宕起伏的爱情古时候后,她发出:感情永远是见异思迁的感慨。 对他来说感情更像是友情,思想的共鸣才是长久的保证。

在给自己30岁生日写的文字中,她说到: 我像个笨拙的小女孩,左手金丝,右手银梭,织机上一片明晃晃的狼藉,我不满意,可是经纬有自己亲手铸成,我不后悔,因为眼前即便是错织思维锦缎但仍然是锦缎。站在时空的织机前,一算一柱思华年,心绪犹如冷暖甘苦自知的蓝山咖啡,深沉悠长。

 最后再用,于娟对她短暂的33年的反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

 “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个副教授来做做,于是开始玩命想发文章搞课题,虽然对实现副教授的目标后该干什么,我非常茫然。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风淡云清。”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愿感动的心常伴你左右,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冰冷的心,需要真情——读于娟《此生未完成》、胡歌《幸福的拾荒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ol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