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英子姐经过一番百度,发微信语音给小姐妹普及孔子和“文昌帝君”的区别,叮嘱对方祈祷时不要读混了,我意识到即便是宗教这块农村最为坚实的土壤,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也暗暗产生了一些松动。通过这段时候的观察,乐善好施的善男信女不再需要沐浴焚香顶礼膜拜,可以把善款用微信转给筹措负责人,负责人逐级上交。甚至连开光大师,也搞起了邀请讲座,仿佛考研辅导机构里的名师,付钱占座,体验良好再为内容付费。
不止是宗教,互联网在农村各方面都诱发着变化,这是有些变化尚没有明显到足够被觉察的地步。电商兴起,价格敏感的村民义无反顾地投向京东、淘宝的怀抱,乡镇的家电行业遭到降维打击,唯一出路是转型售后店,或者吃一点家电组装方案的边角料;pdd在乡间地头疯狂蹦迪,把农村作物搬上高速发达的物流网络,持续给脱贫运动赋能。
在娱乐方面,已经观察到线下赌博往在线棋牌转移的苗头,以县城甚至乡镇为粒度的定制棋牌成了一片红海;与此对应的是,村民们把在日头下扯家常的时间,部分转移到了今日头条、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百度好看、微信阅读上,“消遣经济”一定还有一轮飞涨。
另外,我觉得互联网是最后一次降低教育资源两极分化的契机。虽然网课的质量也分良莠,但农村起码获得了和城市同等水平在线教育的机会。同时,二胎政策在乡镇起效明显,O2O辅导机构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这点已经被现实部分验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