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1363天 23.3.1运动打卡第390天 2858h 约练727
汪老师的督导,虽然才第二次,已经让自己对如何做咨询记录以及如何书写案例报告,慢慢开始变清晰,尤其是对自己而言特别困难的“个案概念化”,也开始略略有些思路,刚好可以用于手上的个案。
今天呈报案例报告的陈老师,选用的模板看着非常的清晰,内容也都写的很标准,让自己狠狠的学习了下。
汪老师带着大家逐点“细扣”,感受到汪老师教学方式的多变与灵活,和对学员成长的督促与指导。
督导收获的几点记录:
1.个案基本资料,对籍贯不写具体城市,可城市规模的形式呈现,比如某一线城市,提供大的文化及生活背景。
2.个案教育过程,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呈现个案的学习经历,如果是学业问题,可就其提供的可能因素进行阐述。
3.在评估/鉴别部分,首先呈现经个案资料收集而形成的对其的评估,其后需要简要带上可佐证其评估的证据。
4.个案概念化,是用专业的概念或术语去描述或解释现象,可有三个层级:1.症状、行为、个案状态,对此的解释;2.模式的解释;3.对整个人的理解。
5.初始个案概念化,聚焦与症状或模式,以便能更好的制定(下次)具体的咨询计划。
6.概念化一定要用专业术语,汪老师两个版本的初始个案概念化:
1)过度补偿,个案在学业上的焦虑是对世界很危险这个信念的过度补偿。个案在成长过程中,从小体弱多病,被大量照顾,发展出我是“无能”、我容易受伤害、外界会威胁到我的信念。在高中时期因成绩不好而受他人侵害、言语攻击,让个案坚定了通过成绩来获得安全感或控制感的应对方式。而这一方式又是其应对焦虑的唯一方式,当这一方式受挫,个案就会产生强烈焦虑。
2)平行线索,无论是学业还是人际,个案一直对焦虑有着强烈的易感性,对各种威胁线索有强烈的易感性。人际冲突作为背景性的先导事件,恶化了个案的整个焦虑情绪状况,进而导致来访在两边循环,焦虑越滚越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66840/e54e12fb0e8a7aa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