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一天梦想练习》普通人如何逆袭?

《每一天梦想练习》普通人如何逆袭?

作者: 郭一凡1998 | 来源:发表于2021-02-25 00:39 被阅读0次

前天刷小红书,找到一个特别实用的读书模版。打算试试用这个模版来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模版思维导图

1)阅读动机

看到这本书,存粹是偶然。我把它放在了微信读书的励志书单里。自从看完《精准努力》后,就觉得很有必要做一个励志书单,时不时得激励自己一下,提醒自己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优秀的人,自己不努力拿到自己想要的那真是自做自受了。

2)核心概念

本书主要通过作者的经历和作者朋友的故事来告诉我们做规划,自律的重要性。

3)金句搜集

>> “别为今天看不见效果着急,就这样坚持下去,三年之后你且看它。”

>> 他应该时时刻刻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历我有了,还有什么其他的准备,能让我在找工作时脱颖而出呢?——工作经验,沟通能力,领导力,人脉,着装,成绩单。

>> 可是,不管你想没想过,那些人人都想去的公司里,我见过的走到最后的应聘者,带去的都是写不下的简历。这样的简历需要从大一攒起。

>> 他们用大一和大二的暑假初尝职场。——这个行业我仿佛喜欢,那就去试试吧,反正年轻,它工资低,我成本也低,攒点经验对以后好。他们试错,拓视野,在经验中更加了解自己。开学之后,调整选课,调整人生方向。大三,他们对毕业之后的落脚点,已经有了基础的概念。看准一家想作为职场起点的公司,把最后一个暑期实习给它。好好表现。表现好的实习生,大都有return offer。大四,他们举手投足,已经是有经验的职场人,被各种邀请来邀请去,给刚开始着急的同龄人开讲座——我是怎么早早被××公司录取的。因为他准备得更早啊。

>> 一门学科,谁刚接触都是一头雾水。所以我们交学费,上大学,在里面完成必要的积累。

>> 长大后的世界真的不一样。高中的时候,你不会,老师管教你。大学的时候,你不会,老师回答你。到了工作,你不会,没关系,别人会,别人来做就好了。你学到多少,能不能在这里活下来和走下去,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只希望你能帮上忙。>> 原来,进门这件事,实力、运气、上一代的积累都管用,但学校也好,公司也好,都不是进去就结束了,它们是新生活的开始。生活能过成什么样,一看前期积累,二看后期努力,自己的。好工作都是倒给钱的学校。能学到多少,和世间的任何一所学校一样,在于自己。

>> 青春就是用来拨开迷茫的雾,遇见真实的自己的。弯路,谁也不能替谁走。探索自我,本就是贯穿一生的话题。

>> 我要的,是把所有的年轻都用来向前跑,看着自己一点一点坚强、独立、宽阔。我要的,原本就是这般与轻松绝缘,但越来越自由的人生。

4)故事搜集

一个从小地方成长的初中生,知道了以后的发展方向后,认真地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积极地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一个就是对数学感兴趣的学霸老杨,在没有老师的要求下两天写完1300多页的习题集。一个学渣但后来是年薪百万的环球摄影师阿宗。一个上学时就喜欢写小说和打篮球的女生另维。

5)联想发散

>> 根据大学分类:TED,国际名校公开课,中国大学公开课,可汗学院。根据学科分类: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管法学……一切罗列清晰。

细看,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巴黎高商、印度理工,外语课程全都有字幕,中文课程,更是横跨港大、台大、清华、北大……

感谢互联网,现在网上有这么多免费的优质学习资源。推荐想学习什么课程的小伙伴积极地利用好这些资源。

6)洞见时刻

>> 太年轻的时候,我们见识太少,没见过我们想要的生活。

没关系,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了解我们不想要什么,一个一个排除出去。

世界这么大,一定有人在过我们想要的生活,也一定有专属于我们的鲜花远方。

而所有的拒绝舒适,继续前行,都是在帮我们靠近那个值得的地方。

我看网上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就像作者这里说的。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慢慢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大一的时候,知道有个学IT的大学生快毕业了才发现教育是他的热爱,所以就去学教育了。我大四做一个IT项目的时候,我的商科方向的IT导师居然是本科硕士学的IT,后来发现对金融投资感兴趣,所以又去读了金融的本科。我当时就有点吃惊。所以不要怕。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热爱。

>> 原来,人生的起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学历、工作能力、经验和被放大的视野,一直在水涨船高。

一时半会儿的倒霉,拿得走他的工作、积蓄,却拿不走他的人生履历。

这让我想到我第一次离家去上海打工的时候。当时我是高中毕业,雅思已经通过。准备去澳洲读一年的预科课程。想着早点经济独立攒点钱以后投资用。所以我自己一家一家餐馆,星巴克得找,看看能不能找个包吃包住的地方。后来找到一家餐馆,要求不高,高中学历就好,面试的时候,经理说这份工作很辛苦,一天要工作12小时,你能坚持下来嘛?我说可以。因为我面试的其他店,要么学历至少是大专,要么就是有工作经验。我这种刚出社会的小白真的毫无议价能力。

现在我在QS前50的大学里念大四,马上就要本科毕业了。我的视野扩大了,我的工作能力也在提升。想着以后出去工作起码那些要求本科学历的工作,我起码是过了门槛。我相信我一定会前途无量。

>> 你的十八岁、十九岁,宝贵的大学时光,正是答题的黄金年龄。

你每天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偷了几分钟懒,做了几分钟事,都是在给那份四十岁要交的考卷写答案。

你现在手里拿着笔,一笔一画写出来,都是自己人生的答案。

怎么会不想好好写呢?

你就只写这么一次。

看到这里,我突然很感谢18,19岁时,拼命刷题的自己。其实我很恐惧。我给爸爸打电话,说我害怕自己的水平不够,我害怕挂科。我害怕自己努力了还是成绩不好。

我把那种深深的恐惧转化为疯狂刷题。我记得又一次我晚上睡不着,因为我还是心里没有底。没有信心自己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半夜四点钟我被吓醒,然后掏出试卷,继续做题。

当时我还看了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名叫《暗时间》。那算是我第一次接触时间管理的书。我深刻意识到,我还有很多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所以我利用每天坐公交车和坐火车的时间阅读教科书和写作业。平时脑子也在思考经济学在现实生活里的联系。

19岁的我做梦也没想到,我居然还可以选择四年完成本科两个学位。那时我真的感谢那个自卑的默默刷题的自己。没有那些时间做铺垫,我不会有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金融和IT。

>> 我们只需要在每一次感到压力的时候,有意识地告诉自己:

没必要恐惧,我心跳加速,那是它要运转出更多血液;我呼吸加快,那是大脑在收集更多氧气,我的身体正在为战胜这件事做出最好的准备。

面对压力的时候,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压力的恐惧只会伤害我们的身体。正确看待压力。这都不是事儿。

>> 从此我意识到,许多当时认为的不可能,不过是视野限制造成的无知。你问我最大的收获,我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世界真大,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只看你舍不舍得下功夫挖掘。

哎,这就让我想到预科毕业时,和朋友闲聊,有的人说有个学霸去了大学就60多分。所以我内心就觉得考80多分应该很难。后来知道别人考了接近满分。才明白是自己给自己设限了,自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我请你们不要视野受限,多想想自己应该怎么达成目标,而不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 他们通常在本职工作之外,有一个不肯放弃的爱好,这爱好漫长地吞噬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发荣滋长,长出一片崭新的生活领地。产生收益,自然而然叫他们多了一份工作。

2020年是我在澳洲上了一年网课的特殊的一年。我发现自己有时候真的有很多空闲时间。跟组员聊天的时候,他问我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他们有说,园艺,旅行,唱歌,跳舞等。我突然愣住了,因为从小到大,自己真的没有在一项爱好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看了这本书后我想学习摄影,每两周发布一下自己的作品。积累下来,也可以结交一些新朋友。虽然以后买相机,保养相机什么的肯定要花不少钱。所以赚钱养着我这爱好也是美滋滋的,哈哈哈。

>> 二十多岁,头顶没责任,身后有父母,社会宽容你年轻没经验,还有学校做坚强后盾,胡乱折腾的成本为零。人精力充沛,因为未来不确定,还相信一切皆可改变。真好。

年轻的时候真的是试错成本比较小,等到中年了,上有老下有小。真的干扰项会很多。

7)行动灵感

>> 好的大学,最后四年或者六年校园生活,精修所有功课,尽最大可能挖掘图书馆的价值。

踏入社会,哪怕无法迅速在崭新的起跑线上冲出头,至少要用大学和大学成绩单证明:我有能力有毅力,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有效的努力。

>> 写下自己大学四年的目标。

毕业的时候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所以大三结束我要做到哪些事。

所以大二结束我要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大一我打算怎样过。

这学期要更认真的学习,不能整天没有规划了。

我想研究生毕业结束后能一:CFA三级考试通过。二:有2份高质量的金融实习,更清楚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三:摄影爱好继续培养。

所以我2021年七月就要CFA一级考试通过。2021年二月考CFA二级通过。2021年十一月考CFA三级。

今年11月,12月和明年1月准备第一份金融实习。

之后准备第二份金融实习。时间不确定。有可能修个间隔年,丰富一下简历。

CFA考试规划

8)阅读感受

年轻人真的趁年轻要奋斗,年纪大了再想奋斗不是那么容易了。

9)借鉴

我自己加一个借鉴。这里面放对自己的生活有借鉴的地方。

STAR法则案例:

>> S:situation,境遇。

开篇一句话交代故事背景。

例如,上学期,我们小组四人参加了麦肯锡在学校举办的商业咨询挑战赛。

T:task,任务和目标。

第二句说明我们要完成一件什么事。

比如,我们要为微软的必应搜索设计推广方案,并为来自麦肯锡和微软的评委做Presentation,我们一共有七十二个小时准备。

A:action,行动。

两三句话讲你采取的行动。

R:results,结果。

一句话说结果,赢和输不重要,关键是学到了什么,做出了哪些改变。

这个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参考价值。

>> 在新年第一天,一个人安安静静坐下来,打开手账,一条一条罗列这一年想做的事情,像个小仪式。

比如,想去普华永道实习,想去首尔大学修韩语课程,想旅行五次,想读二十本课外书,看五十部电影,想写一本书。

然后,把这些事情塞进日历里。

>> 拿普华永道的实习举例子吧。

稍微搜一下,就知道普华的全职实习一年开放两次——寒假和暑假,寒假我在上课,计划删除。

时间线公开透明,暑假实习七月开始,六月出结果,五六月面试,三四月开放网申。

如果打算四月网申,我至少要从二月底开始刷题库,每周一套。记在二月的日历本上。

如果七月到九月在北京实习,最好五月开始打听租房,才有可能避开旺季抓瞎,选择多,价格好。五月日历本再记一项。

一年二十本书,就是平均大约十八天一本,也就是说我只剩十七天的时间读完一本书。如果一本书五百页,今天就要读完三十页。

…………

如此规划一下,一年还没开始,已经快要排满了。

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怎么过,都在本子上清晰表现。

我最近就在找金融方面的相关实习。我如果想在本科毕业前找个实习。那我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最好是远程实习,一周3天。目前我已经写好了简历,下载了很多求职app。投递了几十份简历,日常等待还要积极地继续投递。并且多去论坛找找别人写的面试经验。

2021-02-25

相关文章

  • 《每一天梦想练习》普通人如何逆袭?

    前天刷小红书,找到一个特别实用的读书模版。打算试试用这个模版来写读书笔记。 1)阅读动机 看到这本书,存粹是偶然。...

  • 《刻意练习》预告

    2020年05月18日 星期一 晴 学习要点:普通人如何通过刻意练习逆袭成“天才”。《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 2020-08-05

    专业,才是人生最好的逆袭武器 专业,才是人生最好的逆袭武器 普通人该如何逆袭? 这个问题其实很大,但我给出的答案却...

  • 逆袭

    近来,身边人在传阅着《每一天梦想练习》一书。听大家聊书里的周小顺如何从一个路边宵夜摊小贩的儿子逆袭为华尔街金融投资...

  • 普通人,也有小才华

    在素人逆袭的时代,如何记录自己 ,如何展现自己、如何输出真实的自己,是现在【颠覆时代的认知】。 一个普通人,在逆袭...

  • 《快速逆袭的十个必备认知》

    常听到很多人问,如何快速逆袭?逆袭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时间,能力,财富等长期积累的结果。普通人逆袭,最重要的是...

  • 《格局逆袭2》day11:普通人逆袭之道在哪里呢?

    普通人的逆袭之道在哪儿?是如何逆袭的呢? 跟随子木的分享,大熊老师的《格局逆袭2 致富的逻辑》。 在这个时代,普通...

  • 熙孖无保留分享|7月2日场《普通人如何逆袭》文字版

    音频版请点击普通人该如何逆袭 大家好,我是杨熙孖,很高兴今天跟大家在这里做一个《普通人该如何逆袭》的分享,9年前呢...

  • 百人百天修炼【36】+你我如何逆袭成功?

    "富人越富的时代,普通人如何逆袭?" 本文"你我如何逆袭成功"是来自阅读以上这一篇文章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富人有更...

  • 老李校长——高情商必修课

    一 普通人如何逆袭?巧用吸引力大发 吸引更多资源: 1 人脉杠杆 2 逆袭策略 3 思维体系的搭建 输出你的智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一天梦想练习》普通人如何逆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ty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