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老师,教过初中和小学。
从教差不多八年以来,我一直努力让自己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每天都提醒自己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尊敬家长,廉洁从教。特别是面对学生的时候,我努力对每一个人公平公正,充满爱心。不敢说从来没有打骂体罚过学生,失误偶尔也会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我自始至终都是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或者说是弟弟妹妹来看待,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平安、幸福、优秀。
一直以来,我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关心鼓励,还坚持自费给学生买奖品,给学生送资料,给学生过生日,给学生免费补课,有时候骑车接送个别学生上下学,回家半路上返回给学生修自行车,大晚上跟家长一起去找离家出走的学生……扪心自问,我认为自己绝对称得上一位好老师,而且已经做到了大多数老师做不到的事情。
然而,教书时间一长,一些困惑也随之产生了。
记不起来是哪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可是,实践证明,老师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把所有学生教好。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勤奋特质千差万别,如同五根手指一般参差不齐,又怎么可能百花齐放春满园呢?有些家长只会责怪老师没有把他们孩子教好,却没有审视一下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不是学习的那块料。
学生普遍喜欢温和的老师,这样他们压力小,在学校过得开心。可是,家长普遍喜欢严厉的老师,因为他们认为严厉的老师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长此以往,家长和学生之间会有矛盾,对老师的需求也是针锋相对。由此带来的就是我们当老师的困惑——我到底该温和还是严厉?
同时,我慢慢摸索出了一条规律:温和的老师偶尔严厉效果很差,而严厉的老师偶尔温和效果却很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对学生温和惯了,学生早就习以为常了,这时候你偶尔因为学生表现不好严厉一下,学生就会觉得老师你今天怎么回事?你平时的温和哪去了?相反,老师平时对学生严厉惯了,学生都敢怒不敢言,偶尔老师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会觉得老师今天真不错,觉得瞬间幸福感爆棚了。真相很残酷,但是真相就是这样。
其实,抛开教育不谈,人性的弱点本来就是如此。我不禁想到那个著名的问题:人到底应该做个好人还是做个坏人?好人做了一辈子好事,只做了一件坏事,结果人们不记得他的好,只记得他的坏。相反,一个坏人做了一辈子坏事,只做了一件好事,结果人们不记得他的坏,只会念他的好。这个世界有时候多么美好,有时候又多么荒唐可笑!
再讲一个故事。我有一个朋友,他和妻子多年以来一直生活得很幸福,关系很融洽。可是据我了解,他一个月左右才下厨房给老婆做一次饭菜,平时都是很懒散的样子,就连洗碗都懒得动手。在今天这个遍地都是暖男的年代,朋友的表现实在是不敢恭维。我心里困惑就问他维持夫妻恩爱的秘诀,他笑着说:“你天天给老婆做饭,时间长了,她早就习以为常,不觉得你好了。相反,你平时懒散惯了,一个月左右给她做一次饭,她就会瞬间觉原来老公的底色居然是一个暖男,就会倍加珍惜这顿饭,而且平时都会沉浸在对这顿饭的期待里……”朋友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我恍然大悟。
人性的弱点真的值得我们反复揣摩。有时候并不是付出越多越好,适当地让自己“坏”一点点,说不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