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和过去的故事告别。
有了别的名字,撕了一本写了七年的“书”。
笔名二三事
我给自己取了很多笔名,想着有一天功成名就了,这个名字会跟我一起发光发彩,提起这个名字,别人会说:呀,你说的是那个小说写的特别好的那个吗?
于是,我翻阅典籍,只为给自己取一个既有诗意,又有意义的笔名。
读了纳兰容若的词,被“潇湘雨”这三个字的组合惊艳,曾一度用的这个笔名,脑海中是绵绵细雨的景象,不懂“潇湘”的意思,偶然中得知林妹妹的雅号是“潇湘妃子”。
特意查看了“潇湘”意境,总结起来是:清、幽、迂、哀、寂。
这就是潇湘的意象,无论是文学中,还是现实中。
我本能的排斥,觉得太过于冷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371319/5531753180176b0e.jpg)
于是有了“扶青殇”,意为青春是一个易受伤的战场,我们要相互扶持,不轻易悲伤。
老师看到了,给我写了一句话:青春该是热烈的,阳光明媚的。
我解释说,这个名字就代表的阳光向上啊。
她说,可是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有些哀伤。
为了显得自己文艺,又苦思冥想一番,那时16岁,总觉得青春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事情,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想做的事情不敢做。听得最多的是青涩年华。
所以开头取“青涩”二字,那时听得最多的是“瑾年”二字,觉得很好听,但为了显得与众不同,又要彰显自己读过书,别人问起名字时有典可查,就换成了“莲”。
我觉得这是最俗的一个字,用它最多的意思是清纯,出淤泥而不染,品质高洁什么的,好句子用多了变成了烂俗,我极为不屑。
但是白落梅的文章,把莲花写的灵性,佛性,宽容。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应该像莲花一样坚韧。
“青涩瑾莲”,我用了七年。
挺长的时间,长到我的小说一字未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6371319/d38cc6023c65d057.jpg)
一本写了七年的“书”
如图,有四个本子,很薄,我走到哪里带到那里,里面是我这七年来的素材和文章,写了十来章,每章2000字左右,写写改改,加上文档里躺着的,不下二十来遍。
这样兜兜转转了七年,每天的想法都在变,于是文章开头又变了。
网上看到那一点儿写作技巧,我认为很好,又动开头。
这些个本子,在我想法不断的改变的同时觉得它们可以作后期写作的参考素材,箱子的东西不断的改变,它们永远不变的跟着我走。
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一直绕着这些圈再走,舍不得丢掉,怕忘了当初的灵感。
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愿意花时间看的越来越少,走的地方越来越多,要带的东西越来越少。
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些本子,这一晚收拾书架的时候,想起自己写的这本“书”,有些压抑,我执着过去的灵感,抓住它们不放。
以为它们就是我的成绩,安稳日子过的心安理得。
它们的存在,让我以为自己还在为写小说努力着。有时候想着,等有空了,把它们用文档打出来,就不用带着了。
可看着它们的那一瞬,我知道,丢不掉的,不是这些本子,而是在写它们时候的那段美好时光。
时过境迁,我停在中途好久了,是时候重新启程。
愿我们都有勇气,从头开始。
第23周第3篇总69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