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每天一得(5.18)

历史每天一得(5.18)

作者: 大乐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5-17 07:36 被阅读0次

东京审判时,中国法官的座次被安排在英国后面。梅汝璈反对,一定要排在英国前面。英国人说:联合国的惯例都是这样排的,中国就是在英国后面。梅汝璈大声说:这不是在联合国,这是审判日本战犯。应该按照日本受降签字顺序来排,美国第一,中国第二!

1946年,国际远东军事法庭在东京开庭,准备对日本战犯进行世纪大审判。由于主导者是美国,所以在法庭上引用的都是美英法律。出席的法官总共有十一位,分别来自:中,苏,美,英,法,荷,加,澳,新西兰,印度,菲律宾。

中国的法官是梅汝璈,因为他精通美英法律,而且一直和外国人打交道。主审的大法官是澳大利亚的韦伯。在准备开庭的日子,十一名法官讨论座次问题,各国法官该坐哪一个位置。

按预定方案,法庭上,十一名法官一字排开,大法官韦伯坐中间位置,其余十人分别坐左右两边。右边第一位是美国,左边第一位是英国,右边第二位是中国。梅汝璈一看这个方案,立即感到不对劲。因为,如果在庭审出现问题时,他想和大法官沟通,中间会被美国法官挡住,这样非常不方便。

梅汝璈提出反对,要排在英国法官前面,也就是左边的第一位,这样挨着大法官坐,沟通起来才方便。听了梅汝傲的话后,英国法官说:按照联合国开会惯例,五个常驻联合国国家,美,英,中,苏,法。我们的座位排次一直都是这样的,英国就是在中国的前面,你有什么理由反对?

梅汝璈大声说:这不是联合国开会,是审判日本战犯。我们中国是受到日本侵略伤害最大的国家。我认为,按照日本受降签字顺序来排座位,美国第一,中国第二,这才体现出审判的公平公正。听到梅汝傲这样说,其他人纷纷表示赞同。

然而,接下来的审判让梅汝璈非常焦急,因为中国准备的证据非常不充分,无法撬开战犯的口。原来,根据美英法律,每一条证据链都必须充分有说服力,这才能定罪。

第一价段,中国检控官向哲浚就因缺乏证据,无法让板桓征四郎以及土肥原开口。板桓征四郎还写了四十八页的辩论纸,准备和中国法官较量。如果再拿不到证据,这些战犯就无法定罪。

此时,身处美国的倪征燠得到消息,他主动打电话给梅汝傲:你要什么证据,我来搜集。倪征燠也是法律人士,他也精通美英法律。倪征燠回到中国后,他先到狱中找一些汉奸,希望他们能写下日军的罪行。但那些汉奸不愿意,因为一写,就相当于认了罪。

倪征燠后来找到吴佩孚的妻子,她讲述了丈夫遇害经过,是日军指使牙医毒杀的。但只有她的一面之词,显然无法令人信服。倪征燠再去到日本,征得麦克阿瑟的同意,他进入了日本陆军档案室,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找寻证据。

其实在档案室里,很多重要的证据早已被销毁,但在一些下级吹嘘功绩的报告中,倪征燠发现了大量的证据。有人上报,新进了一批武器,拿中国平民做实验,杀了多少人,武器质量如何。有人吹嘘凌辱了多少名妇女,烧了多少间房屋等等。所有这些如实上报的功绩,都印证了日军的暴行。

在审讯板桓征四郎时,他拒不承认炸死张作霖,以及九一八事变,说是中国人先攻击他们。倪征燠拿出一本日记说:这里有天皇对你的责问,你还说不知道?你说是中国人先攻击你们,那么你的证据又在哪里?

在一系列的证据下,这些罪大恶极的战犯终于认罪,但对于是否处死他们,十一位法官却出现了分歧,西方法官普遍不赞成处死。

梅汝璈激动地说:你们都是资深的法学专家,我想问大家,法律是什么?法律的作用又是什么?历经两年,817次庭审,我们终于认定他们有罪,但我们却一直讨论文明和宗教。先生们,这不是大学课堂,也不是寺庙,而是法律殿堂,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惩罚这些罪犯。

宗教告诉世人,如何才能上天堂,法律则告诉世人,什么不能做!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上绞刑架,上断头台。这就是法律。为了掠夺别国资源,扩张自己的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手无寸铁的平民也不放过。如果不把这些战犯处死,让他们的后代得到教训。在座中,哪一位敢保证他们不会死灰复燃?

面对梅汝璈的激昂陈词,十一位法官投票决定,最终以六比五的微弱优势,把七名战犯送上了纹刑架。他们分别是:

东条英机 ,陆军大将,日本前关东远征军指挥官、前陆军大臣、前首相 。

板垣征四郎 ,陆军大将,日本陆军大臣、前关东军参谋长、前中国派遣军参谋长 。

木村兵太郎, 陆军大将,前驻缅甸日军总司令 。

土肥原贤二 ,陆军中将,特务、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军官 。

广田弘毅 ,日本前首相。

松井石根 ,陆军大将,日本前华中派遣军总司令 。

武藤章 ,陆军大将,日本前第十四师团参谋长、前陆军省军务局局长。

相关文章

  • 历史每天一得。

    1982年6月,一架英国轰炸机在对马岛实施轰炸后,准备空中加满燃油返回英国。然而关键时刻,加油管的受油探头竟然坏了...

  • 历史每天一得(8.4)

    淞沪会战期间,阵亡将领中职位最高的是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中将,他也是抗战中阵亡的第一位军长。淞沪战场是各地军...

  • 历史每天一得(8.3)

    鲁赤水有一个别号,叫“中国的贝利亚”,鲁赤水整的对象,大致归类起来就是以下这两类人: 第一类:根据政治方向的变化来...

  • 历史每天一得(8.2)

    “瘸腿老李身份暴露被抓了,就因为他家有咱们老百姓没有的彩电。”1983年,大耳胡同一居民看着呼啸而过的警车说。 瘸...

  • 历史每天一得(8.6)

    1984年5月9日,一名战士在茅山前线,保护战友时,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顿时血流如注,昏死过去。当战士被送往战地...

  • 历史每天一得(8.7)

    1978年9月7日,一名路人不小心用雨伞戳到了保加利亚著名作家马尔科夫的大腿上,导致后者没几天便离奇死去。 真相揭...

  • 历史每天一得(8.10)

    1949年3月27日,上海,街道上一名蓝衣的中年男子被押送下车,当时周围都是看热闹的群众和荷枪实弹的士兵,但这名男...

  • 历史每天一得(7.10)

    1860年,清廷最重要的“嫡系野战部队”被太平天国全歼,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它就是在太平天国史上狠狠书写了一笔的部队...

  • 历史每天一得(7.13)

    历史每天一得:拍摄这张照片时的奥黛丽·赫本的颜值有了些许下滑,但这位人间天使一生坚持真、善、美的女人却毫无美人迟暮...

  • 历史每天一得(8.11)

    她是民国初年的大才女,文章被毛主席高度称赞,鲁迅大加欣赏,然而,结婚后却被婆婆咬断了脚筋,第二任丈夫婚礼逃走,她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每天一得(5.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fi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