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在即。
都市里的青年,都在纠结要不要回家过年。
今年还有疫情的困囿。
离开家那么远,那么久,少小离家的孩子们能不想家么?但是总有些原因,绊着年轻人的脚步,让他们“近乡情更怯”。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催婚”。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4736/476233deebc88776.jpg)
我也遭遇过催婚。
那实在是不想回首的尴尬场面,尴尬到整个房间就飘着两个大字:
“尴尬”。
面露慈祥的七大姑八大姨,笑眯眯的坐在你身边,亲切的问你,关怀你。
“谈对象了吗?”
“准备结婚了吗?”
“怎么还不找对象啊?”
你的身体健康,她们不关心;你的工作顺不顺,在外面有没有吃苦,她们也不关心。
她们唯一关心的,就是探听你工资的多少,看看自家孩子能不能超过你,再查查你的婚恋状况,以便“指导一二”。
那一瞬间,你看着她们忽闪着真诚目光的大眼睛,很难说得清,到底是该感激她们的关心,还是该反感隐私被侵犯。
网络上多少这样的“过年怎样巧怼亲戚”的段子,年轻人都爱看,还是因为这届年轻人心里有苦难言啊。
……
那么,催婚的亲戚,明明看上去很“关心”你,为什么却如此讨人嫌呢?
那你要看,这种关心,是发自真心,还是一种“虚伪的假关心”。
众所周知,当代年轻人结婚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环境因素。
……
首先是读书和求学。
以前的人,很少能接受教育,所以及笄即可婚配。
早早的进入婚姻,男女都可投入社会劳动,能减轻原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现在的年轻人,6-7岁开始进入九年义务教育,15岁进入高中,18岁上大学,23岁大学毕业。
这届孩子,一直坐在教室里埋头苦读,不知不觉就到了父母那一辈婚育的年龄了。
如果还想求学,再来3-4年,轻轻松松就跨过了25岁。
和父母那一辈相比,他们的25岁,工作稳定,伴妻抱子,已享天伦;我们的25岁,不仅工作无着,身无分文,还是一个对未来仍然迷茫的单身狗。
……
其次,职场的内卷,导致工作环境过于单一,能接触到的适婚异性少。
即使能遇到,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对方,谈个恋爱都要挤时间。
在一个肉食丰富的丛林中,也有饿死的猎豹,如果仅仅有了“猎物”,猎手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武器和工具,接触不到猎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当代的消费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消费主义”盛行,为了拉动经济,拼命鼓励年轻人“今天花明天的钱”,各种借贷app各种忽悠。
年轻人刚工作时的工资太少,消费欲望又太多,够吃不够穿,够了吃穿又不够房租,经常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
更不要提议婚阶段的彩礼,嫁妆的支出,婚车婚房的支出。
没钱谈恋爱,成了阻碍当代年轻人进入婚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
你现在能感觉到,那些催婚的亲戚,到底有多虚伪了吧。
年轻人婚姻面前的三大“拦路虎”:
第一,被求学占用的青春;
第二,工作太忙,交友圈狭窄;
第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
这些亲戚都选择了“视而不见”,不帮助你查找原因,却一味追问其结果,如果放在平时,这就是一个非常没有“共情能力”的低情商者。
他 (她)没有跟你共情的能力,或心情,也并不想对你施以援手,仅仅把你眼前的困窘,当做她们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拿出来讲一讲。
更有甚者,还打着“关心你”的幌子,行“攀比”和“炫耀”之实。
如果你未婚,而她们的孩子结了婚,则一定会成为她们炫耀的主场。
年轻人期盼已久的团圆之日,也就变成了一场人情压榨的修罗场。
你说,叫这一届年轻人,如何爱上节日和团圆?
……
所以,新年在即,我要呼吁第一波:
论“做一个好亲戚的自我修养”。
关于催婚。
嘴上一说,随口催婚,不能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
只会给孩子们增添焦虑感。
不如化为行动,要么帮孩子牵线搭桥,要么给孩子封厚厚的压岁钱,以做谈恋爱之资,要么就帮孩子介绍一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以上都做不到,不如就闭嘴。
乖乖的吃吃瓜子看看电视,至少做一个不讨人嫌的老家伙。
老了之后,孩子们或许还有心情去看看你。
你们觉得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