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身体感觉,情绪和想法构成的流动的多种模式的综合体,是我们的主观体验。主观体验只能产生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的个人表征世界,这个世界过滤着我们对内在和外在现实的知觉,很多人都长期的或间歇性的嵌入在他们自己的体验中,结果是要靠自己去影响那些痛苦症状或限制时,他们觉得很无助。他们不能理解,未经处理的体验和他们对这个体验的反应之间的差异,他们就被自己的情绪和信念囚禁起来,认为这就是不折不扣,不容置疑的事实。事实上,主观体验只是我们每个人的表征世界。
当然,人们无法思考自己不相信的事情,无法想象现在还感觉不到的感觉,感受,无法考虑任何其他的观点和行动,这种嵌入的姿态会破坏情感的调节和反应的灵活性,也破坏个人执行力的感觉。
心智化可以让我们从内在世界和外在现实的嵌入中解脱出来,有一个患者遭受了严重的情感忽视,但他在五岁的时候就认为他的妈妈疯了,这就是很好的心智化,因此,它能够保留住自己是好的这种信念。心智化有助于我们对习惯性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模式去自动化。
觉察与心智化的不同,新制化把注意的焦点放在体验的心率深度上,包括体验的潜意识维度和他的历史觉察的姿态,则通过有意的和不加评判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时刻体验的广度上,帮助松开内在和外在环境对我们的掌控。觉察姿态中只是单纯的注意到此时此刻的全景,允许自己有一点尽最大可能的安住在即可的体验中,以便能最直接的理解这个体验是接纳顺应。觉察培养出一种觉醒,让我们注意到并且不去认同先前对经验的自动化和无意识的反应,
心智化未体验赋予意义的感受,信念,欲望对体验加以理解。
觉察的姿态和心智化的姿态,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双螺旋结构,是一对会部分重叠在一起的螺旋体,骑友聚会又有偏离周而复始,心智化和觉察对体验的了解和反应方式截然不同,但又互为补充和互相交织。
我们太多的苦难是源于我们在努力回避痛苦,让痛苦的体验软化下来或者呼吸起来,而不是试图回避或改变他,这样是可以削减苦难的,但是要注意顺应这些令人烦恼的体验,完全不同于认可他或紧握住她不放接纳,也意味着放下这里悖论在于彻底接纳那些我们倾向于反射性的拒绝的体验,会创造出一种情境让我们从而有可能放下这些体验,此外对痛苦感受的觉察性觉知,是一种教育让我们认识到他们暂时性的特点,逐渐认识到这些痛苦感受技能升起也能消退,就会减弱他们威慑性的力量。单纯地注意呼吸,这本身就能养育出安宁感,尤其是当这种注意和在冥想练习中变得熟练起来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