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生家庭
第一次勇敢地做家排,以前的不勇敢是不是不敢面对自己?
父亲、母亲、小时候的我、现在的我。四个代表站在台上,一开始安静。母亲在场上走来走去,父亲总在后面追随,母亲站定,父亲与她背靠背站立,俩人躯体保持了约10公分的距离……往复好几次。母亲还责问父亲:跟着我干啥?父亲回答:你也有缺点,我也有缺点,咱俩正好,我愿意!
小时候的我,站在一边,父母在场上转,母亲未曾看我一眼,父亲偶尔有目光看一下……现在的我,安静站在一边。
母亲觉得身上不舒服,自己捶打胸部,并站在了小时候的我身边,“我″马上转身为母亲拍打背部,此时,现在的我指着小时候的我训:我怎么那么想揍你?!母亲在场上的表情惟妙惟肖——阴着脸,嘟着嘴,一副苦大愁深的样子!看到这熟悉的表情,我坐在场外,心中郁闷!果然,场上“现在的我″离场了。
有一人主动上场,胡老师说代表我弟弟,他与父亲亲热起来,俩人互相搂着躺下……
我流泪地哭,我很难放开哭,胡老师用力拍我背部,我吼两声,再让我叹气,我长长叹几声气,心里舒服多了!
场上热闹起来了!
小时候的我用力拉父亲起来,并推开弟弟,并用力打父亲;弟弟也上来与小时候的我开打;此时,现在的我回来,也与小时候的我开打……母亲站在边上,努力去维护……父亲和现在的我开始回击小时候的我……
最后,场上最温暖的场面出现了:母亲、弟弟、现在的我,他们仨人都不让父亲打我!看到他们都维护我,我又流泪,这次,是幸福的泪!
【解析】
小时候的我,不被关注,有了孤独。母亲不曾关注我,但当她有需要的时候,我马上有回应,而这种回应常带有情绪,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愿意,现在的我,常压抑,所以不愿在家里待着,所以现在的我的那个代表,离开场了!
我不接受父亲的去世,也不愿意弟弟分享我的父爱,打!现在的我,看不惯小时候的我对母亲的状态——一边付出,一边不满,也打!
我问胡老师:当小时候的我打父亲时,为何父亲最后也打我?胡老师解析:因为父亲希望我别缠着他、依赖他,去过自己的日子,去好好生活!是啊,所有的父母都有这样的希翼!
最后的结局:大家其实都爱我!
【我的感悟】
原本我以为,在我们家庭里,父亲对我好,母亲对弟弟好,所以,父亲去世,我突然觉得没人爱我了,没依靠了……而现实是,母亲一直在我身边陪着!父亲对弟弟也好,没有所谓的独独偏爱我,这反而为我减轻了内疚感。我的父母还都是孩子(他们生我时一个21周岁,一个20周岁),他们不会、也没能力爱我,直至现在,母亲也没能力爱我!换个角度,也许她爱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心里,安静多了!
[补充]
东营的无名老师,下午也为我做了次清理,竟还是我和父亲的关系……当听到“我不想活了″时,我突然明白:就是这句话!我也喊“我不想活了",但是我喊不出,闺蜜放声大哭,我也轻松了,长舒口气,背部、上肢开始发热,但脚一直凉凉的……无名老师让我摸一下他的脚,也是冰凉!我的身体变化,他正感知!谢谢无名老师!
(二)第一次当代表
在一个家排中,我,X,B和w被选作代表。
场上四个人,他们仨个我都不想特别亲近。当X去用力抱B时,我去要求放开B,我感到她不想被束缚……一会儿,B无力躺下,我心疼,靠过去,拉她的手,帮她按揉腹部,但是,我却有种恐惧:她的生命力那么弱,仿佛在消褪……一会儿B睁开眼,目光凶神恶煞,我第一感觉:她要找事儿!果然,她开始指责!我极不愿意坐在B身边,坐在另一边的X和w邀请我过去,我又不忍心把B一人放在这里……
有人主动上场,和B亲密在一起,拥抱着一直未松开,我还指责了B几句……
又有人主动上场,靠在我身边,我也愿意和她依偎,然后她躺在我怀里,我还捋顺她的头发……
结束后,我知道我代表父亲,B是大女儿!生活中,这个女儿说挺看不上父亲的。但是我是代表父亲,被女儿甩开手的瞬间,是又生气又心疼又无奈,万般纠结却不知道该干什么……而女儿瞪着眼仇视周围时,又一股子愤怒……
后来上场的那个和我依偎的是二女儿,生活中与父亲的关系也很好,我和她在一起,既无担心又无挑剔,心平气和。原来最好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允许她做自己!仅此而已!不用指导不用评叛,甚至是不用表扬和表达!
心敞开了,不做作了,关系就顺暢了!
作为家长,反思自已,作为女儿,也反思自已……不是沟通也不是交流,先改变自己的内心!身体就是答案,它最有感知!
【收获】
不要相信“自以为″!
先把自己照顾好,自己过舒服了,才有能力去关爱别人!
相信父母都是爱孩子,不是没有爱,是没有爱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