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着去电影院看看《狗十三》这部电影,奈何工作一直都很忙,最后忙忘了这部在曾在朋友圈很火爆的关于青春的电影,记得它的宣传语有说这是中国的典型教育,和中国孩子成长的缩影。有人说在电影院看片时,哭得稀里哗啦,等等。这些宣传语,让我十分的好奇。
今天在上完一堂课后,无意间在腾讯视频里看到这部电影上映了,禁不住好奇,点击进入观看了。
影片的内容讲的是一个十三岁单亲女孩的故事,父母亲离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忙事业,忙着第二次婚姻,和再婚后儿子的出生、成长。
在看影片时,我觉得女孩还是幸福的,毕竟她爷爷奶奶那么的爱她,她的父亲也是爱她的,继母也在努力的去关心她。只是女孩太过于敏感,一家人都太过于敏感,最后才导致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甚至就连家庭的氛围都有着剑拔弩张的感觉。
我不知道那些在看电影时涕泪纵横的人的青春期究竟过得怎样,但对于我,对于一些生活在乡村的留守儿童,这部电影的痛点根本就“痛”。也因此,看完整部电影,我满脑海里都是那两只狗。
在农村养狗是一件再家常不过的一件事,每个村庄里都有许多的狗,正所谓鸡鸣狗吠。我读初中那会儿,家里养着一只黄色狗,我和弟弟管它叫小黄(农村人都很简单粗暴,黄色狗叫小黄,老了就叫老黄,黑色狗就叫小黑……),小黄的毛色特别好看,比米黄色要深很多,但不是重重的棕黄,在阳光下,更是好看,油亮油亮的。小黄是村里众多狗多中最帅的,最威风的,它高高壮壮,长得像狼。平日里,我们吃什么,它就跟着吃什么,我们有肉吃,它就有骨头啃,我们吃菜,它就是菜汤拌饭。
之前宿舍有人养宠物狗,买狗粮还有狗吃的零食等等,那只娇弱的狗还隔三差五的生病。若是我家小黄在,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吧。
小黄能听懂人话,特别的护主。每次我周休返校,它都执着的要将我护送到学校,一路上,让它回去都不行。有段时间,村里出现了陌生的骑摩托车的人,说是偷狗的。
那段时间,村里陆陆续续有人家的狗失踪,我们心里害怕,怕小黄也会被偷走,变成别人餐桌上的一盘菜。
在后来,当我去上学时,就想着将它锁在家里。但它实在是太聪明了,每次都锁不住。于是上学的路上就会出现,我常蹲下拿石头吓唬小黄的场景。小黄也总是假装回头要走,一步一回头眼巴巴的看着我想象在说“让我再送送吧。”扔了石头,我才走开,它就跟上来了。无奈只好让它送到学校,小黄是跟着我进教室的,那是在三楼。
同学们叫小黄漂亮,几个男孩子便开始围攻它,小黄被围到了阳台的死角,它纵身一越跳了下去。我当时就吓哭了,以为小黄会摔时,冲下楼去,发现小黄毫发未伤。害怕小黄再出意外,我一路狂奔带着小黄回家,千叮咛万嘱咐交给奶奶,又一路狂奔回到学校。
后来,小黄在一次和家人出去干活时,不见了。那是去其他的村子,父母亲干完活回来,发现小黄没回来。她们以为是被偷狗的人打死了,之前在街上就有人亲眼目睹,骑摩托车偷狗的人光天化日之下打死狗,然后带走的。我知道后,心里难受极了。
几天后,小黄又出现在家里。有人说,在那个村里见到过了小黄。后来打听才知道,是那户人家,看小黄好看,就想办法把小黄锁在屋里,她们以为关了几天,小黄就会屈服变成她们家的,没想到小黄自己想办法逃了出来,还找回家了。
我们兴奋的抱着小黄,给它吃好吃的拌饭还加了肉,几天不见,小黄瘦了,脖子上的毛有了明显的勒痕。回来后的小黄和我们更亲了,总是形影不离,只是最后我们还是失去了它。
那是一个夜晚发生的。天亮后,奶奶说夜里听到小黄叫了一声。那个晚上村里消失了好几只狗,后屋家的爷爷养了十年的老黑也不叫了。
后来,我们就不再养狗了。我一直记着后屋的爷爷流着泪说,他们把狗当人一样养着,被偷了就像失去了一个亲人一样,以后再也不敢养了,承受不起那种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