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清除心灵之镜,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一句】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1、
载,在这句话当中是一个语气助词,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含义。相当于我们古文里常见的“夫......什么什么”,比如我们平常说的“载歌载舞”,“载笑载言”等等,两个成语里的“载”就没有独立的实质内涵,只是词缀。
唐玄宗当年读《道德经》第十章的时候就没想通这一点,所以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来一次学术创新,于是专门下诏说:
从此以后把“载”改成“哉”,《道德经》第十章就通了!
为什么呢?
他认为“载”肯定是睡过头站错了队,它不是第十章的排头兵,而是第九章的尾巴。
也就是说,唐玄宗认为《第九章》的最后一句原文应该是:
“功成身退,天知道也哉!”
《第十章》的第一句原文应该是: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那么显而易见,不论是把“载”当做语气助词也好,还是像唐玄宗一样把“载”看做是在”哉“的通假字也罢,这两种解释,都没有把“载”放在眼里。
所以,“载”在这一整句话当中可以说是没什么实际作用,可有可无。
2、
营魄,是什么意思?很简单,就是魂魄。那么魂和魄为什么要抱在一起呢?古人认为:
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
魂魄协调则人体健康,人死之后,魂(阳气)归于天,魄(阴气)则归于地。魂是阳神,魄是阴神。简而言之,“魂与魄”可以当做“阴与阳”来看待。
3、
比如《内观经》就说:
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
动就是指魂,代表阳;静就是指魄,代表阴。讲到这里,真相就浮出水面了:
所谓的“魂魄抱一”,其实本质上就是指阴阳合一。
那么,人为什么要阴阳合一呢?我们不妨听一听道家的大宗师庄子的回答。
4、
《庄子•庚桑楚》里有这样一段话:
“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
什么意思呢?庄子认为:
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强盗,不是山上的土匪流寇,也不是庙堂里的贪官污吏,而是一直充塞于天地之间,人人都无处可逃的——阴和阳。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当你的心中有阴有阳时,就说明你的观念中有分别。阴阳,其实代表了人的分别心。人一旦有分别心,就会造作妄想,家长里短、人优我劣,此高彼低等等。妄想心一起,就会催生出三毒:
贪、嗔、痴。
所以《达摩悟性论》当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
“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
什么是众生心?指的就是分别妄想之心。
5、
无独有偶,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时说的第一句话也是: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①
所谓的妄想执著,说的不就是每个人的分别妄想之心吗?可见,释迦牟尼同样认为:
分别妄想之心——是人类悟道成佛的最大敌人。
这个观点恰好跟庄子“寇莫大于阴阳”的理念隔着遥远的时空达成了统一的共识。“阴阳”就好像一个寄生虫,从人类出生那一天起,就寄宿在我们的头脑里。社会上所有外在的冲突和战争,本质上都源于观念上的水火不容。
所以,本质上并不是“阴阳”戕害了社会,而是每个人的心——一直被欲望所驱使,会本能的不由自主的分化出“阴和阳”,催生出分别妄想,创造着无数的对立和矛盾,从而外显为社会层面的争权夺利。
6、
那么没有分别心以前是什么状态呢?
《易经》名之为“太极”,庄子叫它是“混沌”,佛教称其为“真如”,基督教则将其隐喻成一个无忧无虑的“伊甸园”。
由此可见,人最高的状态就是阴阳合一,就是营魄抱一。
所以《易经》曰: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庄子也说: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两个观点不也正是老子所反问的: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那么好,以上我们是从理论的角度还原了这句话的原意,梳理了其内在的思想脉络。不过,可能听起来还是不那么好理解,为了更加形象地阐述老子这句话的内涵,我们不妨来一起来看几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
【参考资料】:
1、《华严经•卷五十一》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你好!欢迎来到新统国学的世界,这里是当代人的国学院!我是紫侠狼,一个立志复兴传统文化的90后,研究《道德经》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目前正在全网连载《酷说老子》,每天更新,预计全书120万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竭尽全力,不做任何保留,秉持“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帮你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用我十几年来搭建的知识体系为你架构一条通往《道德经》的天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