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过这样的感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大境界,我们普通人很难完全做到,但可以作为修炼的终极目标,它是创造幸福的不可或缺。
今天的心情,应该说还不错,但这种不错的心情,却完全因了物质,工资卡上刚到了3万多元的绩效,数额之巨,那可是人生第一次,不由得让我因此物欣欣然而喜。
饮食男女,都有七情六欲,每天在人间烟火浸泡,总不免会因了世俗的纷纷扰扰,或得或失,而喜而悲,适当的因物而喜,因已而悲,也是情理之中,天经地义。
但人是具备自我意识的高等动物,不能只因了物而喜,而没有一些高尚的精神追求,或只因了已而悲,而没有一些悲天悯人的情怀。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伟人的胸怀气概,领导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富强,自然少不了涌现出大量这样的人。我想,当下中国,“河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正在涌现出一批批这样的英雄,这样平凡岗位上的平凡者。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英烈陈祥榕,有义务有他人修鞋十几万双的“雷锋号”小鞋摊主孟广彬,有带领全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党支部书记杨金福,等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正因为涌现出一批批这样的人,才会充满美好的希望。
我们更多的普通人,也应该有些大格局,爱国爱家爱自己,把自己活得更精彩,能为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言行向上,这不就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吗?
我们不能仅仅因物喜因已悲,“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的论调,极其荒谬可笑。我们要有精神追求,要心抱“有国才有家,国好家才能好”的家国情怀,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迈,要有“人生苦短,仰望星空”的理想,更要有“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实干,唯有如此,人生才能更充实,生命才能活出些许意义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