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古琴丛谈(三)

读书笔记-古琴丛谈(三)

作者: 闲度 | 来源:发表于2016-12-01 23:52 被阅读74次

    今天读了两章,古琴的琴音特色,琴之“九德” 和弹琴的讲究,顺便翻到书的末尾看了作者的后记。没想到被后记感动的差点掉了眼泪。作者讲述自己和古琴学习的渊源,从单纯的喜欢,到尝试拜成公亮大师学习被拒,到师承刘老师学艺,往返于南京和镇江之间,自己和成公亮老师的初见,初会,和王迪老师的相识。一点一滴,读来真是感动。弹琴人多内敛,言语并无许多,互相交流处处充满真挚。因热爱而相熟,相知。无奈故人已去,只能缅怀。喜欢作者的谦谦君子风,他平时应该也是一位为人谦和的教授学者,从书后附的一堆文献参考就可得知,此君为撰此书耗费了很多的心力。对我,买来蒙尘两年才开始真正阅读,有点相见恨晚。

    琴音的九德是由明代冷谦在《琴书大全 琴制》里面提出来的: 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作者认为这些说法其实还是含糊的,我理解应该这些是个人的感觉名词。比如“奇”,根据冷谦的说法,是“轻,松,脆,滑”。这是很高的标准。绝世名琴其实并不总是轻。许多琴工艺完美,声音中和,没有毛病,正如一个德行端正的好人未必有非凡魅力一样,也会乏味。同意他的观点,每一张琴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欧阳修在《三琴记》里面也说他的三张名琴各有特点。琴音更多取决于弹琴的人。而琴需要不停的弹奏才会有它的价值。不能再同意作者的观点了,放在博物馆里的绝世名琴,只能束之高阁,没有把玩,最后只能是一块行将腐朽的木头,可惜了。

      很喜欢‘弹琴的讲究“这一章节,古人做事认真,慎重。风雅之人做起风雅之事来,讲究的就更多。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的像模像样。书中取红楼梦中黛玉对弹琴的规矩讲究, 坏境,时候,心态,听者,仪表,姿态,修养来说弹琴讲究。不同于一般的游戏玩耍。

      古人弹琴,于”地清境绝“处,与山水共为一体,于是诗句中有美句:”独坐幽篁中,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月初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师古人,不如师造化“

       心是弹琴的根本。”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正则琴声正,心远则琴意远。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古琴丛谈(三)

    今天读了两章,古琴的琴音特色,琴之“九德” 和弹琴的讲究,顺便翻到书的末尾看了作者的后记。没想到被后记感动的差...

  • 读书笔记-古琴丛谈(五)

    “浓艳悦耳,世人多喜;淡泊宁心,知者自得” 刚学古琴的时候接触琴谱,反应和贾宝玉一样,以为看到了天书。这些看起来像...

  • 读书笔记-古琴丛谈(一)

    五年前开始学古琴,断断续续上了两年课,每周六上一小时课,从右手指法开始练起。开始学琴的艰辛还历历在目。学琴的初...

  • 读书笔记-古琴丛谈(四)

    琴对谁弹-说知音 文中描述的伯牙与子期相知相遇的故事是我目前读来最具画面和动人的。传为伯牙作曲的《流水》,由管平湖...

  • 读书笔记-古琴丛谈(六)

    “目送归鸿,手弹五弦” 乃嵇康描写之弹琴情状。寥寥数字,把弹琴潇洒清越的风神全然写出。 古琴指法之美这一章,让人印...

  • 读书笔记-古琴丛谈(二)

    唐代斫琴名手有四川雷氏和江南张越。在选材上,雷威有点与众不同,琴面用松杉,而非桐木。书中提到《琅環记》:“雷威...

  • 《古琴丛谈》二

    琴音有九德,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解释因人而异,简单来说,泛音要轻快,散音透澈,按音清脆,走音平滑。琴音清浊适中。 ...

  • 《古琴丛谈》读后感

    在了解古琴的过程中,偶然下载到的一本书。初步一翻,竟然感觉还不错。前面的几篇文章陪伴了我初学古琴的那几天。室友和老...

  • 2019-8-7「古琴丛谈」「良材美斫说器」完整

    # 2019-8-7「古琴丛谈」【更新】 「良材美斫说器」一 古琴是存在历史最悠久的一种中国民间乐器了,并且从最开...

  • 琴书推荐

    《琴史》朱长文 《溪山琴况》徐上瀛 《秋籁居琴话》成公亮 《古琴》林茜莉 《琴史初编》许健 《古琴丛谈》郭平 《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古琴丛谈(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sf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