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养生主》3~5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4-07-10 19:31 被阅读0次

原文

老聃 (dān) 死,秦失吊之,三号(háo)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xuān) 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

老聃死了,秦失去吊唁,哭了几声就出来。老聃的弟子说:“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啊!”弟子又说:“就这样吊唁他,可以吗?”秦失说:“可以的。原来我以为他是至人,现在知道不是。刚才我进去吊祭,有老年人在哭,好像哭自己的孩子一样;有年轻人在哭,好像哭自己的母亲一样。这些人的感触会这么深,一定是老聃使他们情不自禁地称颂,情不自禁地痛哭啊。这样做是在逃避自然、违背真实,忘记了人所禀受的是什么。古人称此为:逃避自然所带来的惩罚。你的老师偶然来到世间,是应时而生;又偶然离开世间,是顺命而死。安于时机并且顺应变化,哀乐之情就不能进入心中。古人称此为:解除了自然的倒悬。”用油脂当薪火,油脂烧完了,火却可以传下去,不知它何时穷尽。

解读

老聃死了,秦失前来吊唁,只哭了三声就出来了。秦失的弟子对此表示疑惑,秦失解释说一开始他以为老聃的弟子们是真正懂得老子的人,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因为看到那些吊唁的人,老人哭得像哭自己的儿子,年轻人哭得像哭自己的母亲,他们之所以会这样,肯定有不应该说而说、不应该哭而哭的情况,这是违背自然、背离真情的,忘记了人所禀受的自然天性,古人称这种情况是逃避自然的天罚。

接着强调了人生死的自然性,老子的到来是顺应自然的时候,离去也是顺应自然的规律。能够安于时运、顺从自然变化,哀乐之情就不会侵入内心,古人称这是天然的解脱。

最后以“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作结,用脂膏作为烛薪有燃尽的时候,但火种却可以传续下去,无穷无尽,来比喻人的精神、思想可以永恒传承,就如同火的传递一般,这是一种非常深刻且富有哲理的表达。

这段文字反映了庄子对于生死的达观态度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体现了他顺应自然、超越哀乐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精神传承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和启示意义。它提醒人们不要过度执着于生死和情感的表象,而要以更豁达和高远的视角来看待人生和世界。

诚然,在我看来,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就是殊途同归修的两个字——“接纳”。学会接纳自己,学会接纳别人,学会接纳自然,学会接纳唯一不变的真理——“变化”,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对生死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被判处死刑后,他选择了坦然接受,并在临终前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应该追求真理和智慧,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通向真理的必经之路。他相信,灵魂是不朽的,死亡只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而灵魂将继续存在并追求真理。在他看来,真正的哲学家应该不惧怕死亡,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解脱和升华。

苏格拉底还强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追求真理和美德来实现人生的意义,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享受和外在的荣誉。他认为,只有通过对真理的追求,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相关文章

  • 庄子.养生主5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薪尽火传,身死命续。薪不同,火相同。身不同,而文化、精神相同。身死,但明白了庄子...

  • 《庄子.养生主3》

    【原文】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①:“是何人也?恶乎介也②?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③,人之...

  • 庄子.养生主3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

  • 《金吾生<庄子解>日课139.2022-5-3》

    《金吾生<庄子解>日课139.2022-5-3》 今天是壬寅甲辰丙辰,四月初三,2022-5-3星期二。 【养生主...

  • 《庄子》——内篇——养生主—1

    内 篇 养生主 【题解】 《养生主》表达了庄子重要的“养生”思想。如何养生呢?庄子从“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入手,揭示...

  • 《庄子》—内篇—养生主—3

    3.公文轩见到右师惊讶地说:“这是什么人呀?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只有一只脚,还是人为地失去一只脚呢?”接着又说...

  • 先秦|庄子·养生主3-庄子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

  • 《养生主》---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的 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

  • 庄子  养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 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

  • 《庄子•养生主》

    憨山大师注:此篇教人养性全生,以性乃生之主也。意谓世人为一身口体之谋,逐逐于功名利禄,以为养生之策;残生伤性,终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养生主》3~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sv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