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林

①
进入大学后的生活,一下子放松了不少,就如同顶着烈日跑了几十公里的马拉松运动员一头扎进了冰凉的泳池。时间从指缝里溜走,我在大学的第一年这么快就结束了,仿佛是一打眼的功夫,又一届高三学生迎来了他们的高考。
去年,我们乘坐的公交专车,在警车的护卫下,像一支游动的蓝色大军,气势恢宏的扫过街道,畅通无阻,成为了市民们关注的焦点。我看着窗外的人群和车辆迅速闪过,一阵清凉的风吹拂着面颊,这座城市的呼吸声都变得缓慢温和,我沉下心来,默默回顾起这三年走过的路。
②
在外省,和大学同学聊天,谈到我们高三的起床时间,都觉得不可思议。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夜晚还在沉睡,宿舍楼里就亮起了灯光,响起了流水声。有的同学挑灯夜战到很晚,依然争先恐后的早起,希望能多做几道题。去教室的路上,天空中挂满了星斗,有一颗最亮的,我们每次都能找到它。为了防止打盹,六点的铃一响,同学们就哗啦一下全站起来,开始大声背诵。老师站在讲台上,陪着我们。到了吃饭的点,都是跑着去跑着回来。
从高二开始,我们学校就开始寒暑假补课,学校里设施不错,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就是休息时间太短,有些难熬。那时候,班里气氛很沉闷,有趣的事太少,看一期严肃的《新闻周刊》都能哄堂大笑好几次。娱乐断绝了太久,老师放一个短视频就能让我们提起兴致,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快乐很简单,很纯粹。
③
高三下半学期,我母亲经常煲鸡汤给我送来,她低矮的身躯,被铁门挡在外面,眼里充满了期望。给爷爷奶奶打电话,他们让我保护好身体,别有压力。
临考试之前,各位老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我们的祝愿。英语老师的红色手绳,班主任的幸运红包,语文老师的人生指导课,都让我记忆深刻。
七号那天,天气还算凉爽,有两位任课老师在车上照看着,和我们握手、击掌,给我们打气。而其他的老师在门口拉横幅,每次来回,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任课老师,都笑盈盈地送我们走,迎我们回来。在车子驶远的过程中,他们的身影不断缩小,而他们的话语和嘱咐让我记在了心里,化为了无形的力量。我们常常以为,在学校是由老师管着的,他们是老大,而那一刻我明白,我们一直都是为了自己而奋斗。

④
高考的两天,吃饭时全班聚在一起,那是我们班人去的最全的时候。我记得饭菜很丰盛、很美味,还有牛奶,我们吃的很饱。
晚上,我们学校有个良好的传统,考生早回宿舍睡了,而其他年级的两千来号人,必须站好了队,鸦雀无声的走回去。我没考试的头两年,感受过这种庄重和肃穆。
我把一些话说给自己听,告诉自己要谨慎,要全神贯注,要不负众望。考场上,出了很多汗。不管结果如何,我觉得高考和所有看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不会白费,回馈给我们的,也不只是一个分数。人生是一场更大的高考,也需要稳住心态,谦虚谨慎,认真付出,把我们能得到的东西攥进手里……
⑤
十二年的学习生涯结束了,我们将去到外面那个更广阔的世界。而最让我感激的,是我的老师们,真挚的教会我们知识和做人,可能以后,再也不会遇到这样一群人了。
在那个火红的六月,我们做了社会的主角,而离开了高中,我们就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了。

作者简介:卢晓林,2000年生,毕业于东营市第二中学,山东省滨州市作协会员。写小说和散文。作品见于《中国青年作家报》《全国优秀作文选》等十余家报刊。获市级及以上奖项十余次。第六届“青春文学奖”大众评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