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教育”说开去
记得在自己还很小的时候,就听到家里的长辈在茶余饭后说着“劳动教育”。那时对“劳教育”的印象便是20世纪50——70年代所说“知识青年下农村”。
慢慢地,我长大了,身处师范学校,看到课本中提到“劳动教育”,那时觉得“劳动教育”是手拿扫帚、抹布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集体大扫除。
现在,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看到党和国家下发的一个又一个的文件: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强调,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思想实际不断改进中小学德育的方式和方法,“大力加强劳动教育”,从而有效“增强德育针对性实效性”,以劳动实践育人,构建科学化的劳动综合育人机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毫不动摇。内心深处对于“劳动教育”的理解更为深刻。
“劳动教育”,不应是让儿童拿拿锄头,摸摸土那样的简单形式。它应是将劳动实践与教育教学结合在一起,引导受教育者在辛勤的劳动活动中提高劳动素养和道德境界。通过劳动体验,学生不仅能活动双手,使自己增长才干;活动头脑,使自己乐于想象与创造,更能使自己快速融入社会生活与大自然,形成尊重劳动、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感,通过“劳动育人”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劳动教育”,也不应是让学生放弃现代化社会越来越重要的科技知识的学习、简单强调参加过多劳动的旧思维。它应是德、智、体、美基本素养培育完成后让学生通过有教育意义的劳动实践去检验学习成果、得到实践锻炼,并为在未来真正投入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不同劳动过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劳动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就说过“为了能够得到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教育就必须让年轻人不断地接受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并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也是发生在人身上的教育。教育既承载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另一方面承载着教育功能的劳动本身也使人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拓展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成长。
根据经典马克思主义对劳动及其劳动价值观的阐述能够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则在于社会主义的“劳动教育观”。也就是说,劳动观、劳动价值观决定了劳动教育观,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只能是促进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的培育,至少应当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具有本源性价值,即劳动是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劳动、劳动者神圣、光荣;二是不劳而获、少劳多得可耻、不义;三是热爱劳动、参加劳动才能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不愿劳动、不爱劳动则会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社会应认真贯彻和落实“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以及“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
在2016年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
当前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较之以往,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历史使命。2015年7月20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于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关键环节和保障机制进行了详细阐释。《意见》在表述“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时,就开宗明义:“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依托经典马克思主义对劳动及其劳动价值观的理论阐述,并将其作为当前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明确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继而培育出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公民,应当是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教育目标。
写道这儿,我不禁佩服起檀传宝教授来,他的《劳动教育论要——现实畸变与起点回归》,追根溯源。手捧这本书,真的仿佛看到“劳动教育”的起点,似乎来时的路更加清晰,去往何方,更加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