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对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定义,八年级下册第一篇文章便是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
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定义是非常有必要的。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而其中的“人物”又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要读懂小说的主旨,必然要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要了解人物的信念特点,必须通过故事情节的描述和环境的刻画。
读懂小说,必须首先从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入手。让学生明确的了解小说为了刻画人物形象,叙述了几个故事情节,这些情节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都要搞清楚。在整体感知纹的基础上,再选取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分析文章的语言,通过对于文章语言的分析来把握作者的情感。
最后,再感知人物形象这一环节中,基于前面对于情节的分析和细节的把握,再在文章中寻找关于人物描写的几个方面,然后抓住描写中的突出特点来感知人物形象,进而理解文章对于现实生活的教育意义。
就以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来讲,围绕看社戏这一线索,写了七件事。这七件事中,有三件事是略写,四件事情是详写。详略的安排是根据文章的主要表现对象来决定的。与看社戏有关的情节都进行了详细描写,而背景的阐释和结尾的点题部分,都采用了略写。
就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来学习的话,无疑是第10—13段,21—22段,一共六段。这六段是典型的环境描写。作者通过对环境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表现主题。引导和教会学生通过这些描写来感知文章主题的方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就人物形象分析来讲,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等这些人物形象,都是通过具体的事情的刻画来展现的,我们要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形象,必须认真研读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仔细品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通过作者的字里行间结合故事情节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八年级下册是小说教学的一个起点,在起点的时候必须认真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和步骤,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学会了方法,今后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将会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