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汤小小轻松高效写作
从申论48分到113.5分,公考第一,只因这三个写作底层逻辑

从申论48分到113.5分,公考第一,只因这三个写作底层逻辑

作者: 汤小小 | 来源:发表于2021-01-07 10:35 被阅读0次

    前几天,我的公考之旅以笔试并列第一、面试第一正式尘埃落定。

    回头看这次的公考经历,惊喜之余,我更想感谢的是一年前那个决定学习写作的自己。

    写作,不仅让我从笔试到面试一路披荆斩棘,更重要的是,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成长,让我有了更多的底气。

    我之前参加过几次公务员考试,印象最深的是前年的国考,我的申论只考了48分,这让我非常怀疑自己的水平,内心一度对申论非常惧怕。

    今年再次报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已经学习了半年写作。

    从19年12月开始,我陆续参加了汤老师的基础班、苏沫老师的4期点评提高班和书评影评人物稿的课程。

    我从一个不喜欢也不擅长写作的小白,逐渐入门了观点文,到最后爱上了写书评。在被老师一遍一遍虐的过程中,我的写作能力进步到了从前无法想象的水平,这也给我备考带来了极大的助力。

    写作的底层逻辑肯定是相通的,正是因为对写作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的申论成绩突飞猛进。我也凭借着申论113.5的高分,成功进入面试,最终上岸。

    相信掌握以下几个写作的底层逻辑,不管是新媒体文、申论,或是其他文体,我们都能游刃有余。

    1,学会拆分  逐个击破

    还记得最开始看到小小老师的课程宣传文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轻松高效”四个字。

    作为写作困难户,我非常感兴趣,真的有“轻松高效”的写作方法吗?

    上完基础班的课程,我发现写作并不“轻松”,但小小老师给的方法的确很高效。

    课程中,小小老师将一篇文章拆分成选题、开头、框架、论证(故事+评论)和结尾,每部分给出若干种方法,我们只需掌握方法,针对性练习即可。

    一旦我们学会拆分法,就能举一反三,掌握各种文体的高效练习方法。在学习一门新技能时,运用拆分法,也能快速有效找出最优路径。

    在备考申论大作文时,我参考了这种方式,将大作文拆分为总论点、标题、分论点、论证(案例+评论)和结尾,这样,框架已经搭起来了。

    通过总结,我发现需要自己写的部分只有开头和结尾,其他部分都是根据材料提炼而来的。顿时我就乐了,这不就是书评的写法么。于是,只花了短短20天,没走一点弯路,我的申论水平就得到了质的提升。

    在我们学习一种新文体时,掌握以下拆分练习技巧,能够事半功倍。

    1. 拆分10篇以上的范文和例文,明确文章结构,以及每部分的大致篇幅。

    2. 总结每部分的写作方法,针对性练习。如果需要素材,就需要多积累;如果需要提炼观点,就需要多输入和整理。

    3. 新手最初练习时,行文比较困难,每次不需要写完一整篇,只需要按计划练习相应部分就行。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熟悉结构,再反复练习每部分,我们就能达到目无全牛的境界,整篇文章才能一气呵成。

    2,注重逻辑,推敲观点

    还记得刚写出第一篇完整文章的时候,我开心地把作业发给老师,但老师的点评给我泼了一盆冷水,说我的文章比较肤浅,不够有深度。主要原因是,观点太散,逻辑性不够。

    老师建议写每篇文章之前,不要着急动笔,要围绕主题仔细推敲分观点,列出3个小标题,反复理顺逻辑,再动笔写文。

    按照老师的点评,我反复琢磨分观点,当顺利列出3个小标题时,我发现行文脉络清晰了很多,素材也自然而然浮现在眼前。

    这一写作经验同样适用于其他文体。写作,首要传达的是思想,一篇好文章,必须要有明确的观点或者论点。

    我也明白了当初的申论成绩为何那么低。当年,我都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框架来写的,篇幅平均分配,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毫无深度。

    我将推敲观点的经验用在了大作文备考中,花了一半的时间去训练提炼总分论点的能力,每次动笔之前都深度思考。这使得我的大作文脉络清晰,又有一定的深度,自然能得到考官的青睐。

    提炼观点,宜小不宜大。角度越大越难驾驭,小的角度反而更犀利,能引起共鸣。小小老师的“剥蒜法”非常好用,推敲观点时,层层往下剥,就能剥出小而深刻的观点。

    有位作家说,要是没有把应当写的东西经过明白而周到的思考,就不该动笔。推敲观点,我们能深入思考,能更明白想要表达什么,文章才能有深度。

    3,学会评论 举重若轻

    在解决了行文框架问题后,令我头大的问题就是评论。记得有一篇作业,老师的点评之一是,评论太单薄。

    我绞尽脑汁想了自认为有说服力的句子,修改之后再次上交。结果,老师给的点评是太干了,读者不会对大道理感兴趣。

    我反复思考老师的点评,并再次回听了基础班的课程,发现评论真的是项技术活。

    课程当中,老师给的填充正文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故事+评论。实际写作中,评论要怎样一针见血又不至于太“干”,才是真正考验我们功力的时候。

    评论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点一滴积累,一字一句打磨。学好了评论,不仅我们的文章能够更上一次楼,语言表达也能脱颖而出。

    公考备考中,练习评论打下的基础让我如有神助。备考面试时,很多考生只能机械地背诵机构的参考答案。

    我却能够从官媒文章中提取素材,运用故事+评论的方式加工出2万字的备考素材。这些素材成为我的秘密武器,助我成功击败对手。

    练习评论,我用了以下两个有效的方法:

    1. 逐句仿写。挑选自己喜欢的论证段落,逐句拆分,哪里引用名言,哪里总结,把每句的逻辑要素拆出来,将自己的内容填充进去。

    2. 反复修改。我们写同样水平的10段,不如静下心来,将1段反复修改到完美,只有这样,我们的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作家布洛瓦说,不妨把你的作品放在铁站锤上二十次。练习评论更是如此,唯有千锤百炼,才能涅槃重生。

    4,写在最后

    学习写作是一条辛苦的道路,有人坚持下来,有人中途放弃。写作,对于我们来说,就像一把钥匙,它打开了我们快速成长的大门。坚持下去的人,在无意间,已经收获了无数宝贵的财富。

    苏沫老师常常鼓励我们,写作除了投稿变现,还有更多的意义。的确,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不是坚持写,我就无法在30岁时收获这样一份大礼。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要始终相信,坚持一定会带来回报。只要足够努力,未来,写作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很多小伙伴写作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图片,写什么样的文章容易出爆款?怎么样高效写微头条?怎么样才能够成为微头条写手?获得相关的兼职工作,如果你有这些困惑,不妨私信我,教你解决方法。

    作者介绍

    若谷,汤小小基础班、点评提高班、影评班学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申论48分到113.5分,公考第一,只因这三个写作底层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aa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