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1503/0af4b4fd7ac72095.jpg)
这几天心态有点紊乱,可能跟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吸收的信息太多太杂乱,这是精神层面的;二是饮食方面不注意节制,这是肉体层面的。前段时间买了几本书,像《宝贵的人生建议》《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都是名家所写,怀抱着尽量学习知识的心态努力的去看。后来又来了《南风窗》和《领导文萃》等杂志,还有以前松浦弥太郎的一些书想着也要重新温习……这些书和杂志东翻翻西看看,到最后把心搞乱掉了,学到了什么东西没有?好像并没有学到,反而产生了焦虑的心情。
其实这些书看多了,总是会产生厌倦的。为了对抗这种厌倦,最好的方法是拿起手机来,看一些休闲有趣的文章,然后再刷内容丰富的短视频。我这段时间最喜欢看的是微信的视频号,平台大数据根据自己的喜好,尽给我推送些符合自己心意的内容,比如说流行音乐视频、为人处事视频、幽默搞笑视频、宇宙玄学视频,当然还有美女视频(哈哈)……不知不觉间,大量的时间一晃而过。看手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降低自己身心的能量,人很容易变得萎靡不振。
唯一给身体注入正能量的信息是,最近喜欢上了看法国奥运会电视转播比赛,中国队在很多赛场上争金夺银,让人心情感到兴奋激动和自豪!我每天都会看1~2个小时的比赛,比如说跳水、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小轮车赛……这些比赛项目是中国队夺冠包括夺取其它奖牌的热门项目。比赛进行过程中,随着比分的一波三折,我的心时而悬起时而放下。家人有时候也在边上看比赛,看到紧张处嘴巴嚷嚷道:“好紧张,不看了!不看了!”我紧张的心何尝不是如此?但正因为如此,我内心的能量被唤醒并激荡起来,感受到了正能量的召唤!
到目前为止,看法国奥运会赛事上中国队的表现,我认为是可圈可点的。这些中国队队员们看上去都非常年轻且朝气蓬勃。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国人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营养也越来越充足,这些在中国队员的身材上也得到很好体现:队员们应该大多数都是00后出生的吧?男队员大多数长得高大健壮英俊,女队员长得身材颀长健美秀丽,绝大多数队员全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中国人的自信和底气,看上去赏心悦目!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赛后记者对中国运动员的采访时,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口才都挺好的,显示出不仅仅是身体素质好,文化素质也还不错。最近这10来年,我们的中国运动员越来越优秀了啊,这跟一个国家的日益强盛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扬眉吐气了!
所以说还好有奥运赛事,否则我的心态就更加紊乱了,激情满满能量满满的比赛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将我从很颓丧的边缘拉了回来。对此,我应该进行好好的反思:如何把心态改良一下?还是要把信息的摄入进行简化,以焦虑的心态来进行学习是不对的。我的时间很有限,学习要有重点,目前的学习重点是提高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认知,加深对其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通过学习,加强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我想让写作成为自己价值的放大器,即便以后退出工作岗位,还可以通过写作来挖掘和贡献自己的价值,这是我一个在兹念兹的想法。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应该如何来摄入自己的信息呢?有没有必要每本书都去读?这样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时间损耗,而且因为各种信息摄入太多,头脑还会变成一团浆糊。在我的大脑里面,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知识底层架构,那又是什么呢?想来想去,我想到了松浦弥太郎的《人生100个基本》,如果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行动指南,至少比现在这种稀里糊涂的活法要好很多。把“100个基本”作为知识底座,作为一棵“思维之树”的主干,然后再慢慢与其它知识点连接。其它知识点信息的摄取,以是否能够跟这棵“思维之树”连接得上作为取舍的标准,然后决定来要读什么书和杂志,要着重看网上哪一方面的内容,要在生活中进行哪一方面的实践……这是我目前能够想到的,降低精神内耗的一个方法,它可能不一定是正确的,先试一试再说。
于是在今天早晨散步的时候,我在自己的脑海里面把《人生的100个基本》的前半部分又默诵了一遍,接下来就是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了。
讯飞语音输入70分钟,全文165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