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真是巧妙,且看“慈悲”二字。都是,从心;但慈上“兹”,“兹”即“此”;而“悲”上是“非”,即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慈”,就是这颗心;而“悲”,则不是这颗心。
我佛以慈悲为怀。佛经这样解释“慈悲”:“慈,与众生乐;悲,拔众生苦。”也就是说,“慈”是给生命带来快乐,“悲”是让生命远离痛苦。
综合二者,我这样理解慈悲:当我们安住自己这颗心的时候,就能升起“慈”的喜悦之心;而当我们能离开自我中心,感受他人之心,就能感受“悲”之怜心。
亦舒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而你未必能够理解他们的生活。不理解别人,只是因为我们的本能是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自己内心的失落,不知道对方心里积淤的苦伤。
但是生活中,一般人比较容易跟他人的痛苦连接,而相对于喜乐,则仿佛隔了一层。例如,一般人都容易对身边朋友邻居的“喜乐”生嫉妒之心,很难对他人喜乐的事情随喜赞叹。而对他人的不幸,反倒很能自然而然,产生悲心,只是这个悲心里,似乎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同情与怜悯。
昨晚看完法国电影《触不可及》,突然有这样的感悟。
因为修一颗慈心,最首要的敌人是人性的贪嗔痴。其次,是平等心。今天跟表妹交流在念咒时,如何帮助到要帮助的人,她说:“观想时,最重要的是观想对方的一切是都是你自己心性的幻化。所以,他的痛苦其实就是你自己的痛苦,他的喜乐也是你的喜乐。”
能修到这样,才是有了真慈悲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