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ving to better,oft we mar what's well.
——Shakespeare
为了追求更好的,我们摧毁原本足够好的。
——莎士比亚
有很多人说:认真你就输了。
劝人劝己,凡事不必太认真。
也有知乎网友说:在知乎,认真你就赢了。
因为知乎的每一条回答都极其认真细致,从而做到高质、让人叹服。
有一次我在制作表格分析数据的时候,一位实习生在旁边发表见解,执行函数,快速给出解决方案。
对于我的不解,实习生反复说:这么简单,你怎么就不懂呢?
我几乎就要被其高大上的专业术语说服,准备第二天用同套说辞说与老大听。
但,我自己都似懂非懂,老大要是反问一句,我也要说“这么简单,你怎么就不懂”吗?
下班之后我还在思考这件事,终于想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那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漏洞。
其实我最开始做的简洁明了的表格已经完事,根本不需要大费周折的运行函数,用看上去很高级的说法误导,而且方案也是错的。
实习生听了之后悻悻地说:你太认真了。
(好歹我本科学的是数学专业,怎么能随便让人忽悠?
那一次,是我第一次觉得较真原来是件好事。
后来这名实习生也出了一些类似问题,在统计作者稿费的时候,直接把别人稿子少算了几篇。
佛系一出来眼看就要被推翻不较真,就要被较为糊涂的人带跑,然后跑偏。
大家去药店买药的时候,一般直接跟着导购员买,想着别人总比自己懂。
有一次,朋友买药,导购员给推荐了一款。
我就看说明书,仔细对照上面的症状一个一个看,
(好像是你虽然感冒但是无痰啊之类的)
然后说这上面的症状你一个都没有啊。
导购员怒了:症状难道一定得和药对应吗?
我就更莫名其妙了,有一句老话叫“对症下药”,说明书是买药时唯一的参考,不看说明书买药岂不是乱来?
回过头来看这些药店,你会发现,卖药的商人与看病的医生虽然都穿白大褂,却是不一样的目的和水平。
后来我明白了,即使自己什么都不懂,也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凭借自己已有的阅历和知识也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是较真才能有的领悟!
这些都还是个人经历。
在黑色喜剧电影《蛮荒故事》(豆瓣排名155)中有一个代表性的故事《罚单》,讲的是没有“不准停车”的标识,警察却说此地不能停车,还把车拖走并且罚款。
每天都有很多人因此排队交罚款取车,主人公上前找工作人员理论,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被排队的人们指责。
问题得不到解决,主人公还因此丢掉工作和家庭:
主人公在办事处的暴行被公司知道了,开除了他;因为对这个问题执迷不悟,妻子认为丈夫对家里不够关心而提出离婚。
妻子黑白颠倒,这样狡猾的逻辑是不是很常见?最后主人公直接把拖车公司办公大楼炸了(因为主人公是个爆破专家),这一不合理的现象才得到关注和改善。
人们都为他拍手叫好。
大家都知道有问题,但是只能妥协,还逼着你也妥协。
除非有一天你彻底推翻它,大家才会跟着拍手叫好。
大家都在等待救世主,那个较真的“救世主”。
我还在中学生作文中找到了这些较真的例子:
从陶渊明、曹雪芹、吴冠中、王国维、李时珍、徐霞客、齐白石、爱迪生,写到为建设新中国做贡献的科学家们......
所以说,哪一件伟大的作品不是较真得来的?
史实也需要较真!
还记得,当初我们也用这些名人的例子写“勇敢”“坚强”“不惧失败”等话题作文来着,“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勇敢(坚强)(不畏强暴),他们就不会取得如此的成就...”哈哈哈,开个玩笑。
不过,腾讯新闻专门设立了一个【较真】栏目倒是真的,该栏目致力于新闻查证,打击各种假新闻、缺陷新闻、谣言、钓鱼贴、营销贴。(这活让较真人士来干再合适不过
所以说,较真还是有市场的。
还有些较真是不得不去做的。
那些为讨回公道的人们。江歌妈妈,认真的赵先生,杭州林爸,以及很多没有得到关注的人,如果他们自己都放弃,更加没有人帮助他们,他们也只能自己靠自己。
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要说,你举的这些例子都是正面的,我给你说几个较真较得讨人嫌的。
生活中较真的例子太多,最常见的,就是说话的时候某个字读音错了,一直被人拿来纠正、取笑。
甚至但凡一提到较真,都是“做人不必太较真”以及一些撕逼大战。
较真之所以被人们如此嫌弃,
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讲究和谐的社交中,棱角太突出了,而基于社交的重要性,较真的缺点被放大了。
较真者还经常迎来不屑一顾的质疑:
干嘛那么小气?
何必这么较真?
这是一个典型的狡猾逻辑。
因为对方一说出这话,立马拔高了自己的位置:大气,大度,大方。
“认真”的一方自然就矮了一等,为自己的争辩也变成了小气、较真的证明:
你看,说这么多,你还说自己不小气?何必呢?
较真,经常就因为人们在社交面的否定而否定了它的全部,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不够,他会因此认为较真是个完全不好的缺点,从而忽视较真带来的好处。
还因为较真者更愿意付出,能比其他人取得更大的成就,从而被某些嫉妒人士目的性打压。
这才是一个重大隐患。
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可不能这样囫囵吞枣,人云亦云,全盘否定。
百度百科说:较真是把双刃剑,
涉及感情方面的事情,不要过于较真以免伤了和气;
技术方面的问题往往需要较真,才能做得完美。
确实。较真的人有很多优点,比如喜欢挖掘事情真相,虚心改正错误,热爱学习。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尤其对错误敏感,不讨人喜欢。
怎样做到合理的“较真”?
有知乎网友这样建议,我很赞同,但是能做到吗?不知道。
究竟该怎么改变呢?
我不知道,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统一流水线式的解决办法;
我也不想劝人去改掉这个毛病,因为我知道每个人最后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让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而改变一定不是最佳解决方案。
我大概举几个成功的较真的人生例子以供参考:
著名翻译家,也是名著《傅雷家书》的作者傅雷,是很认真的一个人,甚至可以说是很较真的一个人。无论对翻译事业,对国家命运,还是对自己,对朋友,对家人,傅雷都很认真,也很较真。他的较真让他成为了一个著名的翻译家,一个广受认可的父亲。
傅雷读老舍的《四世同堂》,直言 “文字的毛病很多,不但修辞不好,上下文语气不接的地方也很多。还有是硬拉硬扯,啰里啰嗦,装腔作势,前几年我很佩服他的文章,现在竟发现他毛病百出”。唯有如此较真,才能写出优质、让人信服的作品。
我有看过《傅雷家书》,书里对日后的著名音乐家儿子傅聪很是严格也很是耐心,编者作为傅雷的朋友不认同他的教育理念,对孩子太过苛刻,而认为孩子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究竟怎样才算快乐,只有在孩子长大成人日后回忆的时候才知道;
他的翻译作品如《约翰·克丽丝朵夫》,翻出了人物在人类层面意义上最为深刻的灵魂。
喜剧演员马丽,许多人感慨她大器晚成,她却说:“我一直不觉得自己红。只想用作品较真——我是演喜剧的演员。”敢于用“较真”标榜自己的演员不多;像这样低调、认真的实力派演员不少。
对作品较真,很酷!《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你跟他讲游戏规则、人情世故,他张口闭口天天跟你纠结科学逻辑。人们认为他有阿斯伯格综合征( 社交障碍,兴趣局限,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和强迫症,但是不妨碍他纯洁、可爱又很受欢迎啊!
我相信,圆滑并不是社交食物链的顶端,做最好的自己要比圆滑更为高端。
较真,专业打假100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