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07004/795664f4a91d75a4.png)
“薄命”一词,一般用在“红颜”即女性身上。通常情况下它不会用在须眉男子身上,更不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位封建帝王。但凡事没有绝对!南唐后主李煜,恰好就是这样的一位“薄命君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千古词帝”李煜最出名的一首作品,名为《虞美人》。他写下这首词时,42岁的李煜已经国破家亡,被深锁在北宋宫廷中,做了几年的阶下囚。回看曾经纸醉金迷的帝王生涯,似乎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这首《虞美人》是他生前所做的最后一首词。写下它没多久,这位绝代天才、亡国后主,就在自己生日的当天,被赐下的一杯毒酒了却了残生。
客观来说,李煜是个不很成功的帝王。唐朝覆灭后,中国历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混乱时期,史称“五代十国”。天下丧乱时,王侯将相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却都如昙花一现般陨落,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就会在下一场的宫变、或叛乱中被踢下高台。这场“混乱”一直持续到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并建立北宋后,南北的混乱局面才最终走向统一。
而在赵匡胤大展身手、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南唐后主李煜却依然沉湎在他深宫的“温柔乡”里不能自拔。“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首《菩萨蛮》写的便是小周后和李煜缠绵幽会的情形。
宋太祖开宝八年,大宋铁蹄踏破了南唐的国门,直冲到李煜面前。金陵城被宋军攻陷,南唐灭亡。当时的李煜39岁,便成了大宋的俘虏。在其进入汴京之前,遥望故土,李煜写下了一首撕心裂肺的挽歌: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从这里开始,亡国之恨、败军之辱,才真正将李煜捧上了“词帝”的宝座。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被俘后的李煜,被赵匡胤封了个“违命侯”。这位姿容绝美的江南国主,作为一件精美的“战利品”,被摆放到了深宫中供人赏玩。对故国故土的思念,只能在其的一首首词作里追寻。可是,就这种苟活的日子,也没有维持太久。
客观来说,宋太祖赵匡胤倒是并没有苛待李煜,可当赵在“烛光斧影”中暴毙后,继任者赵光义就没他哥哥那般好脾气了。他不仅无法容忍李煜感怀故国,而且还觊觎李煜妻子小周后的美色,屡次单独邀请小周后赴宴相伴。李煜最后的尊严,也被踩踏粉碎。直至两年后的七夕,李煜写下了自己的绝命词,便是本文开头那首响彻千古的《虞美人》。
据王铚《默记》记载,宋太宗赵光义听闻此词后,授意四弟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给李煜,将其毒杀。李煜卒年42岁,生于七夕,死于七夕。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可以说,李煜是两宋“词坛风流”的开端。作为帝王,李煜无疑是个失败者。但作为一个文人,他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坛功臣。千古词帝,应怜江南烟雨,可恨生作帝王。
李煜应该不会想到,自己的名字会因为“文人”而非“帝王”被载入史册,因此而被后人铭记。这或许是命运给予李煜得非所愿的一生一个“最大的补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