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个故事,第一个是张三丰教无忌太极剑法的,他们的对话好像是这样的:
“还记得吗?”
“全都记得。”
“现在呢?”
“已经忘却了一小半。”
“现在呢?”
“啊,已经忘了一大半。”
“不坏不坏,忘得真快,那么现在呢?”
“已经全都忘了,忘得干干净净。”
“好,上!”
第二个是古龙,关于李寻欢的:
李寻欢道:“你的环呢?”
上官金虹道:“环已在。”
李寻欢道:“在哪里?”
上官金虹道:“在心里!”
李寻欢道:“心里?”
上官金虹道:“我手中虽无环,心中却有环!”
李寻欢的瞳孔突然收缩。
上官金虹的环,竟是看不见的!
正因为看不见,所以就无所不在,无处不至。它可能已到了你眼前,已到了你咽喉,已到了你灵魂中。
直到你整个人都已被它摧毁,还是看不见它的存在!
“手中无环,心中有环!”
这正是武学的巅峰!
这已是“仙佛”的境界!
上宫金虹道:“七年前,我手中已无环。”
李寻欢道:“佩服。”
上宫金虹道:“你懂?”
李寻欢道:“妙渗造化,无环无我。无迹可寻,无坚不摧。”
上官金虹道:“好,你果然懂!”
李寻欢道:“懂既是不懂,不懂既是懂。”
这两人说话竟似禅宗高僧在打机锋。
除了他们两人外,谁也不懂。
不懂,所以恐惧……
上宫金虹道:“好,请出招!”
李寻欢道:“招已在!”
上宫金虹不由自主,脱口问道:“在哪里?”
李寻欢道:“在心里,我刀上虽无招,心中却有招。”
上官金虹的瞳孔也突然收缩!
谁也看不见上官金虹的环在哪里,也看不见李寻欢的招在哪里。
但环已在,招已出!
每个人都似己感觉到它的存在。
突听一人道:“动即是不动,不动即是动,你明白么?”
声音很苍老,每个人都听得很清楚。
却看不到他的人在哪里?
另一人带着笑道:“既然如此,打就是不打,不打就是打,那么又何必打呢?”
这声音清脆而美,如黄茸出谷。
但她的人,还是谁都没有瞧见。
老人道:“他们要打,只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武功之真谛。
少女吃吃笑道:“你说他们不懂,他们自己还以为自己懂得很哩。”
这两句话说出,除了李寻欢和上官金虹,每个人都已耸然动容。
居然有人敢说他们不懂武功。
若连他们都不懂,世上还有谁懂?
老人道:“他们自以为‘手中无环,心中有环’,就已到了武学的巅峰,其实还差得远哩!”
少女吃吃笑道:“差多远?”
老人道:“至少还差十万八千里。”
少女道:“要怎么样才真正是武学的巅峰。”
老人道:“要手中无环,心中也无环,到了环即是我,我即是环时,已差不多了。”
少女道:“差不多?是不是还差一点?,
老人道:“还差一点。”
他缓缓接着道:“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能妙渗造化,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那才真的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
说到这里,李寻欢和上官金虹面上也不禁变了颜色。
少女道:“听了你老人家的话,我倒忽然想起一个故事来了。”
老人道:“哦?”
少女道:“禅宗传道时,五祖口念佛揭:‘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留尘埃’。这已经是很高深的佛理了。”
老人道:“这道理正如‘环即是我,我即是环’,要练到这一步,已不容易。”
少女道:“但六祖惠能说的更妙:‘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落尘埃。’所以他才承继了禅宗的道统。”
老人道:“不错,这才真正是禅宗的妙谛,到了这一步,才真正是仙佛的境界。”
少女道:“这么说来,我学的真谛,岂非和禅宗一样?”
老人道:“普天之下,万事万物,到了巅峰时,道理本就全差不多。”
第三个是关于巴菲特的。
Mike Flint已经做了十年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之前他还曾为美国四任总统开过飞机,但他仍在事业上有着更多追求。
有一次,他和巴菲特闲聊,当探讨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巴菲特让他去做这么一件事:
首先,巴菲特让Flint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25个目标来。
于是,Flint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目标写了下来。
然后,巴菲特让他审视一下这个清单,然后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5个,Flint也照做了。
Flint现在有了两个清单。一个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5个目标,另一个是另外20个他也觉得比较重要的事。
巴菲特问Flint: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Flint答: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于实现这5个目标。至于另外20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
巴菲特听完后说道:不,Mike,你搞错了。那些你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要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画圈的,尽力忘掉,去做就行了。
彩蛋
有个成语现在比较贬义,叫“得意忘形”,源于《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这是说阮籍吹拉弹唱无所不能,高兴的时候得了音乐的神,忘了自己神。
但细想,这是在嘲讽阮籍做人张狂吗?
应该不是,恐怕“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