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年展览(37):怀袖雅物,清風徐来——南京博物院藏明清扇

2024年展览(37):怀袖雅物,清風徐来——南京博物院藏明清扇

作者: 柳书岫 | 来源:发表于2024-03-16 06:57 被阅读0次

    南京博物院艺术馆的书画馆有:“怀袖雅物,清風徐来”——南京博物院藏明清扇面书法特展(第一季)。

    扇文化更是中国器物文化的一部分。扇子在中国起源甚早,但确切时间尚无定论。

    扇子最初的功能是扇风,通过人工摇动,可以招风取凉,可以驱赶蚊虫,可以掸拂灰尘,可以引火加热……

    随着时间的推移,扇于逐渐向两个方向演变:一种是威严的仪仗之扇,一种是轻便的手中之扇。

    较早的"障扇",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放置于车前舆后,有障尘蔽日之功用,南北朝时脱离车驾而成为王公贵族出游时的仪仗,除原有功用外,更与等级地位相挂钩,属于前者。

    我国出现比较早的轻便的手中之扇是团扇,又叫纨扇,不晚于两汉时期,主要用于宫廷,供宫女、妃予用来扇风招凉,因此又叫宫扇。

    宋代时,人们已经在团扇上作画写字。宋徽宗赵佶(1082-1135)就有在团扇上作画的爱好。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皇帝完成一件团扇作品后,宫廷画家在短时间内就能摹仿出上百件团扇作品,供宫女、妃予们使用。宋代书家也在团扇上写字,拉开了书家参与扇面创作的序幕。

    明中期,人们已经在折扇上作画写字。这与"吴门画派"、"吴门书派"的崛起有关。目前所见最早出于书画家之手的折扇实物就在明代,是由吴门派书画家沈周、吴宽等人创作的作品。在他们的影响下,此后的文人书画家都喜欢在折扇上作画写字,使得折扇面成为明代以来书画的一个重要形制。

    晚明文人用扇的数量激增,推动了制扇业的繁荣发展,反过来为折扇的大肆风行提供了保障。在文人的交往应酬中,书扇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礼物。

    在文人的尺牍来往中,书扇随信附赠,屡见不鲜。持扇者也以求得名家书扇为荣,并以之展示个人的优雅风度。扇子雅化,成为了读书人的身份标榜。扇面的用意,已经远远超出了扇面本身。

    折扇折叠后相对小巧,在雅集宴饮时可被藏于怀袖,备受文人喜爱。文人在席间常分题怀韵,作诗填词,毕后书之于扇,分赠同谊。

    有时或为所携扇面有限,或为集藏之便,或为单人书写不能满纸,便多人合书一扇,表达彼此的交谊和志趣。当"纸敞墨渝,不堪怀袖"时,扇面还能被取下来,"别装卷册以供玩",更易于保存。

    特展从中遴选精品力作百余件,以展示明、清两代扇面书法的发展历程和杰出成就,并聊借扇子"招风取凉"之属性,寄托"扫却人间炎暑"之愿望,给闷罐里的观者的心灵带来一丝清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年展览(37):怀袖雅物,清風徐来——南京博物院藏明清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iy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