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信客》有感

作者: 麦苗MaiMiao | 来源:发表于2021-01-29 16:01 被阅读0次

  冬日的上午,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阳台上。

  那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买来好久了。

  炉子上的水开了,沏了一壶飘着桂花味的香茶,那馥郁的香气顿时弥漫整个房间,氤氲袅袅,令人陶醉。

  冬日、暖阳、香茗,再配上一本喜欢的书,哇!好惬意。

  《信客》是余秋雨先生的一片散文,但我看来它更像一篇短篇小说。

  故事梗概讲述了一个游走在在城市和乡村替乡邻传递书信货物往来的信使,哦,对了,不是一个,是两个,后来老信客又收了一个徒弟,但主要讲述了老信客的一生。

  文中讲到信客的产生,大概在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上海宁波很多的农村青年农民到城里谋生。当时的交通通讯都不发达,也没有邮政业务,于是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信客这个职业。

  做信客是相当的辛苦和劳累的。一个担子挑着两地,用文中的话就是:“一头是没了家的男人,一头是没有了男人的家,两头都踮着脚,怎么也看不到对方,我是帮他们跑跑腿。”

  我一口气把这篇文章读完,故事令人回味咀嚼和感叹。

  最让我感动和唏嘘的一个故事情节是:老信客常年游走在外,自然而然认识了很多码头和小客栈的老板。有一次在上海的一位乡人让他往家乡捎一匹那个年代很贵重的红绸缎面。他当时住在一个小客栈里。这个客栈是他经常歇脚的地方,时间长了和这个老板娘有点熟识了,就开玩笑的说把她家女儿认他做干爹。他这次路过正巧这家的女儿要出嫁。事情有点仓促,他也事先没有准备什么礼物。还好不远处有个书店,他走进书店捆了一叠商务印书馆的优秀读物。因为是结婚礼物嘛,感觉书有点太素了,他就剪了一条红缎带子下来捆扎,图个喜气。

没想到,万万没想到。这位乡人在红段子的头上画了一个小圆圈。事先让别人告诉他的老婆做的记号,他的老婆收到红段子。发现没有那个小圆圈,就怀疑信客在红锻上做了手脚,剪掉了一幅。于是她告诉了族长,告诉了乡邻,告诉了所有的所有的人。

  信客懵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很窄很窄的一小溜儿红布条。可谁去听他解释啊?他也不去解释,也解释不清楚。

  信客的信誉轰然倒塌,犹如五雷轰顶,他的世界突然崩塌了。

  虽然那是一条窄窄的红缎带。可信客有信客的规矩,逾越一步都不可弥补。大家怀疑他以前的什么什么丢失的什么什么的,都是他贪污了,他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天下的受屈人都无法自辩。但他清楚的知道这些村子里不能没有信客。

  于是他物识到一个妥当的人来接他的班。

  他无限凄然又掷地有声的对徒弟说:“一头是没有了家的男人,一头是没有了男人的家,两头都惦着脚,怎么也看不到对方。”然后又无限深情的嘱托道“不管怎么说,总得有人帮他们跑跑腿,尽管两头不讨好。”

  这个徒弟很有出息,根据师傅的经验和教训加上自己的体会,他制定了几项行为规则。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后来,再后来,过了许多年。老信客已经悽然离世,随着社会的进步。邮政渐渐发达了。信客这个职业也走向了没落。

  机缘巧合,老信客的徒弟也是识文断字的,那时候文化人很少,于是他就在乡村小学当了一位教师。

  又过了若干年,因为他的教学水平很高,不久,他被任命为校长。

  在担任校长的时候,有一次去省里开会,一位很有气质的中年女厅长说她命运的改观,得益于一位送她一捆书的一位信客,那些书改变了她,她居然在结婚以后去考了大学。她说捆书的红缎带她一直留着,有时候还用红锻带来扎头发,因为那是文化传递的信号。

  老信客的徒弟听的一脸泪水。他找到那个女厅长,他给女厅长讲了老信客的故事,他让女厅长把缎带从头上解下来,久久的、久久的看着红缎带上的那个小圆圈………

  就是这个小圆圈,就是这个小圆圈断送了老信客的大半辈子,毁了他的一世清誉。

  我读到这段的时候,不由得鼻头一酸,唏嘘的泪水夺眶而出………

  余秋雨真是一位讲故事的好手,文章写的朴实无华又感人至深。

  真的,读一本好书,读一本优秀的书,真的就好像在作者的灵魂里面漫步一样,让你感动满满,让你收获满满。

  致敬余秋雨先生!

相关文章

  • 读《信客》有感

    冬日的上午,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阳台上。 那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买来好久了。 炉子上的水开了,...

  • 《信客》有感

    在秋雨大大的的如梦起点中,这是尾篇。按理说这篇小说似的散文应该最能引起我的感慨,可结果却恰与此相反...

  • 临水一章

    [读尾生抱柱诗有感] 自古多情客,相思亦已悲。 长存抱柱信,临水复何之。 原作者:神采飞扬MM[https://w...

  • 读李佩甫《平原客》有感

    读李佩甫《平原客》有感 最近拜读了第九届矛盾文学...

  • 读《信》有感

    “上大学以出人头地”是妈妈对兄弟倆的遗愿,哥哥刚志完全不了只能寄希望于弟弟,所以他拼命干活以让弟弟无后顾之忧。但因...

  • 读《信》有感

    这是第几本东野圭吾的书呢?每一次看他的书都像这本一样,迫不及待的在一两天之内看完。哪怕是最厚的《白夜行》我也在...

  • 读《信》有感

    第十七本书,小说类的作品都读的比较快因为情节的吸引力,一天多就读完了,这本书看了前面的序,对故事有了个大概了解,当...

  • 读信有感

    梵高每天不停的工作,不知疲倦的画画,却得不到面包皮。真可怜。 可他内心却像一团火,在拼命的燃烧自己。他讨论艺术,讨...

  • 读信有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国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在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在这一书中,每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

  • 读《信》有感

    流浪的人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信客》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jq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