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答疑

“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答疑

作者: 严富雄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14:18 被阅读0次
“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答疑

      在学习共同的课堂学习与实践中,不少老师对这种模式有不少的疑问。同时,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也出现不少的问题。笔者就相关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和大家一起分享解决的思路。

  问题一:“学习共同体”和我们原来的“小组合作”是一回事的,换汤不换药,只是换了个名称。

      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学生的学习团队。不同之处在于,分组学习或集体学习的小组,设有组长,重视小组的一致性,追求小组的一体化;是优生、中等生、差生的组合。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学习,是没有等级的、组合时没有刻意进行搭配;学生之间是平等的的关系,学习的主体是个人,追求学习的多样性。

  问题二:“学习共同体”就是变换了一下座位,没什么效果,反而学生更容易讲闲话。

      一、学习共同体座位的安排,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合作交流,只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学生伙伴关系的建立。如果没有合作的平等的伙伴关的建立,座位不管怎么变,都是没效果的。至于座位是不是就四个人围在一起,还是采用“U”型的班级座位,可以在实践在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教师自己要改变废话太多、多嘴多舌、喋喋不休的习惯。

      三、合作学习时的问题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要具有挑战性。

      四、发现学生闲谈的多,要果断的停止讨论。

  问题三:“学习共同体”课堂,没办法完教学任务,都是超时、拖堂。

        一、是刚刚开始采用这种模式,师生都还不熟练具体的操作。

      二、学生的讨论、展示,需要规定一定的规则,同时加强训练。具体的规则,可以根据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来制定。特别是对一些不必要浪费的时间。

      三、教师要注意把握时间的分配。特别是不要因为不放心,总担心学生没有理解,没有掌握,教师强调讲重复讲,导致讲多了说多了。

      四、教师课前要充分的准备。安排好课前预习,做好教学的设计,有效组织教学的内容,该压缩的压缩,该拓展的拓展。特别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挑战性。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科书的处理,其责任在于在课堂中实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五、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讨论的时间,如果学生"醉心”于讨论中,则可以延长讨论时间;如果学生讨论无法进行,则可提前结束讨论。

  问题四:“学习共同体”课堂,就是老师找几个问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讨论、自己学习。

        问题的设计,也就是活动的设计之一,是学习共同体课堂的重要环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挑战性、针对性;学生的讨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是根据学习的规则和要求进行的,是伙伴中进行的合作交流。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是安全、平等、自由、充满人性的课堂,但是,不是放任自流的课堂。

  问题五:“学习共同体”课堂,就是学生讨论的课堂,就是每个问题都要设计成让学生去讨论。

      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不是就完全等于是讨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两个机会,一是个人学习的合作化,就是后进生询问其他同学。二是为了冲刺与挑战的合作学习。当教学过程中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多数学生浮现困惑的表情的时候,就应该马上组织“合作学习”。三是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体现的是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

问题六:“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感觉学习效率不高,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明确,担心学生成绩,还是老师自己讲比较放心。

        一、采取合作学习,上课的效率,似乎是更差了,但是,学生学习的效率不会受损。好生通过讲解、教差生,知识得到内化。差生,比原来一点不学,在合作学习中,进行了学习,比自身以前有了进步。

        二、如果担心学生成绩,采用讲授方式、所有学生同步进行的授课,这样会销弱学生学习经验、放弃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忽略了寻求发展性的学生的兴趣。

        三、关键是教师观念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为了个别学生的成绩,还是面向全体学生,寻求丰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验效率。

        四、注意方法,一是组织学生充分预习,有效组织教学的内容,该压缩的压缩,该拓展的拓展。二是高水准的设计合作学习的课题,融汇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教学内容,在合作中互帮互学中得以提升。

      五、断崖式提升,是学力低下的学生转变的方式。学历低下的学生并不是一点一滴的转变的,而是跳跃式一举成功的。所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需要有耐心,静待花开。

问题七:学生讨论过于形式化,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一、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讨论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当需要进行讨论时,比如主动举手发言的人少的时候,是学习的难点时。二、讨论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冲刺性、挑战性”,是属于高阶问题。三、设计好讨论的题目,把握好讨论的时机。四、要明确规定讨论的规则和要求,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问题八:学生的展示就是在读参考书的答案,没有自己思考的内容。

      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可思考,要有一定的高度,特别不要教师自己在参考书上抄一个题目让学生讨论回答。二、制定相应的展示规则,学生能够把参考书上的答案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回答,也是一种学习。

问题九:小组中,积极的人不多,原来活跃的还是活跃,沉默的还是沉默,更多的是个别人讲,多数人听。

      一、起码实行“学习共同体”没有打消原来活跃的学生的积极性。二、原来沉默的学生有一点的参与就是进步。三、对学生的转变,要有一个过程,十多年的习惯、定势不是说改就该的。四、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循序渐进,要有水到渠成的效果。五、要注意学习共同体的平等性,引导组内形成自由发言、平等合作的t的关系。六、教师要善于看见学生的进步,多鼓励、多肯定。

        学习共同体追求的是“真学真教”,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假学假教”;判断一堂课的标准,不是教师的精彩表演,而是学生的“真学”;实施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根本上提升了教育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让每位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相关文章

  • “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答疑

    在学习共同的课堂学习与实践中,不少老师对这种模式有不少的疑问。同时,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也出现不少的问题。笔...

  • 组建学习共同体心得

    听了于老师的课一一学习共同体课堂构建,清楚地知道了何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为什么强调静稍稍的课堂?以及在课堂实践...

  • 学习共同体课堂空间转换探究

    学习共同体课堂的转型,首先是课堂空间转换开始的。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为了保证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理念...

  • 学习共同体课堂的理念模型

    学习共同体是近年来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一直非常热点讨论、研究和实践的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共同体或者叫学习社区是以...

  • 读书与思考(20190224)

    “学习共同体”的三个基本理念——倾听、尊重、合作 学校教育的改革总是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始的。把学校作为“学习共...

  • 「RIA学习力」《学习心理学》No.9,老牛老刘

    拆页十三P133(二)学习是参与实践共同体在情境观中,学习被视为逐渐参与到实践共同体中。学习是参与,这“将注意集中...

  • “学习共同体”课堂变革探索实践

    基于陈静静博士的研究,“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概念界定,即学生通过自主的、协同的学习,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 “学习...

  • 教育信息化 实践共同体小感悟

    一、实践共同体的概念 实践共同体就是拥有共同目标,自由的非行政主体的,不同学科领域的组织机构。 二、网络学习空间实...

  • 建构学习共同体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共同体课堂建构》学习体会 6月6日晚上,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于莉莉研究员与我们分享了《学习共同体...

  • 2020-09-28

    今天听了刘老师关于“学习共同体”的讲座,受益匪浅。建设“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变革最关键的话语为倾听、串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答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ku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