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跟玩游戏一样

作者: 刘勇股权大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7-18 17:36 被阅读3次

1、走不出舒适区,就只能原地踏步

工作到两三年总会遇到一些瓶颈。该有的工作技能停在原地不见长进,该涨的薪水涨不起来,就像是打游戏花了大量的时间,结果还是升不了级直接被秒。

尽管打游戏有时也这般苦闷,但打游戏的规则在我看来却非常科学公平。每个玩家都要积累一定经验值才能一步步升级,越高级怪物经验奖励越多,只打低级怪物经验少得可怜。

所以总是待在新手区,会做大量的无用功,而试图越级打怪,会分分钟被教训。

而这种规则,也适用于现实的学习和工作,工作上进展不顺,一定是在方法上出了问题,要不就是待在新手村里不去面对外面的挑战,进而无法得到成长,要不就是妄图越级打怪进行跳级式的学习,最终也只能换回被现实秒杀的结局。

游戏中的新手村就是现实中的舒适区。舒适区是每个人最舒服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人会有一种不愿改变的惰性,从而让人无法进步。自己的舒适区就像是葛优大叔的沙发,躺在上面不会想着成长,只会想着怎么样才能更舒服地躺。所以,想要成长的第一步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在北大当老师的俞敏洪,是绝对无法创建出新东方的。就像是俞敏洪自己说的一样:

在北大当第七年老师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教专业英语了。教专业英语每个礼拜只要上四个小时的课。一个礼拜,7天,礼拜一就把四个小时上完了,剩下6天可以到处去旅行,或者是睡觉,到图书馆看书。暑假两个月,寒假一个月,觉得这样混下去,就可以变成一个副教授,然后再读个硕士博士,就可以变成三级教授,然后北大也会给你低价买房子。

在这个舒适区里待的太过安逸,俞敏洪甚至看不到自己未来还会有别的可能性,于是他决定走出北大这个舒适区。他开始做除了教课之外的事情,开办辅导班,自己创建自己的品牌,尽管做这些在一开始并没有详细的规划,但是在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中的俞敏洪,显然要比北大讲师俞敏洪要面对更多的问题。

于是在舒适区之外,俞敏洪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他打造了中国最有名的英语教育品牌,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他走出了北大。

俞敏洪最初能够考上北大,也是经历了艰难的复读。这个来自农村的少年坚持要考上北大,决不妥协,可以说从农村走到北京和北大,就是他走出自己舒适区的第一步。而随后的几年再次走出北大走进社会,是他第二次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也是这两次走出自己舒适区的决定,让他得以真正的成长。因此,在舒适区之外,面对适度的压力和全新环境带来的挑战,人才能够成长。

2、野蛮生长得不到成长,而是受伤

越级打怪的年轻人,不仅不满足走出舒适区,他们走出舒适区的步子,也非常大。

如果把环境划分为三个圈,最里面是人最舒服的舒适区;舒适区外面一层是学习区,也称延展区,在这个区间人们可以得到成长,因为适当的焦虑可以鼓励人进步和学习;在此之外的区域叫做焦虑区,那个区域的技能往往暂时还不能被人掌握,因此处在那个区域的人会极度焦虑。

因为步子太大,他们直接就走到了焦虑区里去了,最终结果不仅是得不到想要的成长,还会适得其反,最后受伤的缩回自己的舒适区。

教英语的俞敏洪最初还是从教学生英语做起,尽管现在的新东方业务已经扩大到全方位的辅导,但是最初的新东方还是从英语发家。因此不难看出,走出舒适区之后的第一步,也不要离开自己的能力范围太远。

就好像健身小白在学习网上流传的“十七个瘦大腿的方法”那样类似的减肥教程。一个个有着马甲线的小姐姐和有着八块腹肌的健身教练做着标准的面壁深蹲、猴式深蹲、深蹲跳之类略有难度的动作,然后小白一开始就跟着去做,这对他们简直就是越级打怪。

而事实是,初学者很难达到他们的效果,原因也很简单,那些动作需要相当程度的肌肉力量,否则根本做不标准;做不标准,自然就达不到预想的健身效果,甚至还会造成损伤。

即便是初学者有着坚持做下去的决心,但是身体却会很诚实地坚持不了,就算是强行坚持也很难达到效果。这就是国内某健身APP大火但是一直被专业人士诟病的原因——花里胡哨的成分远大于实际效果。不重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只拿好的结果示人,让初学者陷入幻觉,但是却得不到好的效果。

所以,越级打怪带来的可能不是成长,而是受伤。

3、跨入学习区,找到适合自己的步伐

于是,找到自己的学习区和焦虑区的界限,迈出合适的步子走出舒适区,才是正确的成长方法。学习区和舒适区的对应关系,可以由一个在语言学习上的“i+1”理论来描述。这是著名二语习得专家克拉申的核心假说。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语言习得才能实现。而“可理解输入”,就是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输入,这样学习者能够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的理解。

如果你现在的水平是“i”,那么就要给你提供“i+1”水平的输入。换句话说,“+1”就是在你现有的水平上增加一点点难度。如果太难,或者太简单,都是无效输入。

所以健身这件事有私教,学习这件事有老师,人向来不乏向上走的动力,但缺的是一把适合自己向上爬的步伐的梯子。而这把梯子,得需要专业人士来提供。

现在老板学了那么多的课程,拿了无数套的模板,看着各种方法很好,但就是在自己的企业实施不下去。有些老板想明白了,就找到了我,一点点的、循序渐进的来,效果在一点点的得到体现。

当然,其中也有些老板老是纠结于价格,老是想能便宜就便宜,你可以想想,你在找医生的时候,跟医生讲过价吗?同样的道理,把顾问惹毛了,他们在这个药方里减点东西,那个药方里加点东西,你受得了受不了?

我常说学习一个新技能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到这个领域里最好的老师来教自己,而不是对自己的自学能力过度自信。学习是一个发散辐射的过程,网上也不乏学习的资源,但是教育是一个有体系的学问,教育讲究方法和成果检验。因此把学习技能这件事交给专人去做往往是最快的学习方法,它避免了不必要的发散,老师们已经见识过很多个不同的“i”,他们自然更明白“+1”究竟是哪个程度。从而帮你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

想想量体裁衣的可不是你自己,而是专业的老裁缝。

4、坚持下去,好方法才能生效

跨入学习区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待在那里坚持下去。成长和学习都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才能见效。人的本能是趋向安逸的,因此没有约束自己坚持学习的力量,成长也不可能实现。

很多人强调自律的力量,就像是上文的某APP宣称“自律使人自由”,但自律到底有多难?想想高三的你和大学的你的学习状态就知道了。和同桌同学一起学习的你和独自一人学习的你完全是两个状态,周围人的监督和一起学习的氛围让你自然而然的跨过自律的难关,毕竟除了同学,还有在教师门外窗口露出半个头的班主任。

更何况一周一考,分数张榜的即时反馈,也让学习的效果随时被人拎出来看。因此来自周围和外界的约束会让你无需面对自律的困难——外力替你分担了自律的压力,于是被自律解放出来的你甚至可以更好地去学习和成长。

这种约束人不断学习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来自同伴的激励和监督,共同学习的氛围和来自老师的督促;另一种是学习结果反馈的力量,通过测试让自己学习的成果及时反馈到自己,才能让学习者受到鼓舞,并且不断根据结果调整学习方式。因此这种外力的约束力量,就让坚持,就变得不那么困难了。

大家想要找我做顾问,可以先从视频方式来感受。

没错,视频咨询,让你享受总统般的服务,有图有真相!

看到图片,大家应该知道这就是在美国大火特火的《纸牌屋》中的场景。剧中的两位总统通过视频互相交流国事。

现在你也有这个机会,通过视频搞事情!

如果你有以下困惑和问题:

1、公司新招募人员工资如何确定?

2、公司老员工倚老卖老,怎么办?

3、公司里就只有作为老板的你拼命,员工和小股东们在老板看不见的地方喝茶嗨皮?

4、公司老是达不到制定的目标,或者根本就没有个目标?

5、老是感觉员工的工资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6、员工工作老是没有成绩,如何让他们有成绩?

7、创业以及合伙股权比例如何划分?

8、后续加入的股东如何给出比较合理的股份?

9、如何找投资?

10、如何解决公司现金流紧张的问题?

11、如何妥善处理各个股东之间的关系?

12、到底该不该有工龄工资?

13、固定工资到底好不好?

14、企业真的是人越多越好吗?

15、企业真的要走多元化之路?

16、公司要上一个新项目,到底该上还是不该上?

17、如何高效率的开会?

18、面试时感觉员工还可以,是个人才,咋进来没几天完全变了个人,是个废柴?

19、如何正确的发工资?

20、如何正确的给股权?

21、跟投资人怎么谈判?

22、上市前要做哪些准备?

23、上市后要做哪些调整?

24、到底是在国内上市还是跑到大洋彼岸上市?

25、公司现状是这样的……有没有优化方案?

26、几个人合伙,成功率高?

27、股东之间到底需不需要分工?

28、小股东的权益如何保障?

29、如何做职业规划?

30、如何做尽职调研?

31、如何给公司估值?

32、如何制定公司发展规划?

33、公司人员流动性太大,怎么办?

34、公司股权没人要,如何破解?

35、如何做短期激励?

36、如何做股权激励?

37、员工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如何破解?

38、员工执行力差,怎么办?

39、公司人员多了一倍,怎么利润反而不变(甚至更少了)?

40、到底哪种融资方式好?

41、员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怎么改善?

42、到底该不该有考勤?

43、针对这个项目,合伙好还是单干好?

44、如何实施项目跟投制?

45、如何运作内部孵化?

46、老板如何成为刘国梁,员工如何成为男乒?

47、我就想企业维持现状,可以吗?

48、公司老是赚不到钱,是谁的问题?

49、如何设计出比较完美的股权架构?

50、如何吸引投资人?

51、如何制定商业计划书?

52、如何建立人才梯队?

53、能力重要还是人品重要?

54、吩咐下去的事情老是完不成怎么办?

55、两个人合伙股权如何设计?

56、三个人合伙股权如何设计

57、多人合伙股权如何设计?

58、众筹如何提高成功率?

59、能否就公司现状出套方案?

60、空降兵流失率为啥那么高?

61、夫妻如何正确的合伙经营企业?

62、职业经理人如何管理?

63、餐饮业如何提升业绩?

64、制造业如何提升利润空间?

65、靠智力吃饭的公司如何搞好?

66、如何整合上下游?

67、如何解决“加班”问题?

68、如何改善企业绩效?

69、大厨如何激励?

70、店长如何留住?

……

那就请联系15066116696,约个视频咨询或者线下咨询,价钱公道,收益颇丰。

相关文章

  • 学习跟玩游戏一样

    1、走不出舒适区,就只能原地踏步 工作到两三年总会遇到一些瓶颈。该有的工作技能停在原地不见长进,该涨的薪水涨不起来...

  • 世界变冷,人心早寂……

    学习,学习,学习,重要的事要说三次。 结果,还是和以前一样,玩游戏的还是在玩游戏,读书的还是在读书……没有...

  • 设计模式学习笔记(一)策略模式

    前言 开始学习设计模式了,感觉还蛮有意思的,向大家推荐Head First 设计模式这本书,感觉看他就跟玩游戏一样...

  • 2018.1.24 李子第十六天复盘

    晴 有风 今天白天跟往常一样,唯有晚上又有了熬夜的习惯 这种熬夜不是学习熬夜,而是玩心又起玩游戏熬夜,得控制 ...

  • 孩子学习不好,游戏是“元凶”?你的想法存在误区

    孩子玩游戏这个话题,一直是一个没有结果的争论。有人反对孩子玩游戏,觉得影响学习;有人赞成孩子玩游戏,觉得玩游戏跟学...

  • 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联想到写作的要义

    每晚学习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就跟以前看电视玩游戏一样。 时间就像按下了快进键,但是当你无聊或者痛苦时,时间就过得很...

  • 像玩游戏一样学习

    绝大多数人,除了学霸以外,都会觉得游戏是一件幸福开心的事情,而学习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

  • 像玩游戏一样学习

    学习枯燥无味,经常性的偷懒,不想动,最近玩了一个新游戏,类似升级打怪的那种,突然感觉学习、人生就像游戏一样,不断的...

  • 如何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别杠!大部分孩子都不爱学习! 你让他自由的抉择一下玩游戏跟学习,百分之九十选玩游戏,因为孩子天性就爱玩~ 但是孩子...

  • 游戏里的方法,是未来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我们都知道,玩游戏的时候,一玩就停不下来。但工作和学习的时候,经常坚持不了几分钟。我们能像玩游戏一样工作和学习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跟玩游戏一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mh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