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你知道是啥意思吗?”
“还有后面的吧?你不要只说一句,这些经典先要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去理解他的意思,然后再延展。他的重点应该不是指女子和小人,而是指他们“难养”两个字上,难在哪里呢,按照意思追问后面应该还有对应解释的句子。”
“是有,后面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就是嘛,你要探讨就要说完整的句子。首先,女子和小人指的是哪一类人?这是在当时社会背景宗法制的基础上身份和性别的区分,没有任何歧视成分,不是道德和品性的区分。在当时宗法制的社会里,正妻所生的儿子叫嫡长子,次子一代一代为大宗(也称为“君”,天下之君天子,天下诸侯国君,诸侯之臣家君。 妾(在宗法制也称为女子),所生的儿子为庶子,一代一代为小宗,小宗的人就是小人。 君子继承了家族的爵位财产血统,享受最优厚的社会文化资源,受的教育也最好。都是正规的贵族的文化艺术修养,所以品位高雅。 而小宗之人(小人)所受教育受身份限制,不可能象君子一样接受高雅的教育。这是君子与小人在当时社会宗法制背景下身份,性别,阶级的真实区别。(《红楼梦》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就写到)。”
“那他整句话完整的意思你解释一下。”
“他的意思就是说,那些小宗之人(女子与小人),你拿他没办法。太亲近吧,他们又不谦虚,太疏远吧,他们又有意见,反正怎么做都不是(也就是句子中的关键字“难”)。
“为什么?”
“因为都是宗族的人,都是家人。如果太亲近吧,他忘了自己是小人,与你平起平坐,没大没小。在那个讲究伦常君君臣臣,男尊女卑的社会,怎么可能没有分别?也正是如此,才有亲亲爱,仁爱。至于后来引申到品行道德上的女子与小人,那是读书的延展,不要与原文本混淆。读书是让我们从各个角度来权衡,吸取精华,启迪智慧。文本的重点是说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问题,而不是歧视问题,孔子那么有智慧,那么尊重个人的差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仁爱”是用今生去实践。
读书,只为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