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善言谈,你可能觉得不是,觉得我挺能说的,那是因为我有了一些变化。在小朋友出生之后,我觉得我终于可以让一个人,听我的了,所以习惯了唠叨和批评,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小朋友慢慢出现了一些偏差行为,因为没有感受到我的爱和信任,以至于到现在,如果我们很大声的去说话,都会使孩子感到害怕,下意识的道歉,但其实他并不知道他犯了什么错。他会用一种无辜、哀求、惊恐的眼睛看着你,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在问自己我到底在干什么?怎么会这个样子,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祥和,认识了很多人,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认识到我自己存在的问题,但是因为自己对家人的接纳度或多或少的也有一些不接纳,致使我的情绪也是反反复复。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了怎么梳理自己的情绪,能够或多或少的控制自己。所以孩子也在不断的向我表达爱。
在每天陪伴孩子训练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了陪伴孩子的技巧,发现孩子很需要你的关注,你的陪伴,你的辅助。有时你只需要在她训练的时候,一直看着她就好;在她来到你身边时,给打一个大大的拥抱就好;在她做完训练给她一个爱吃的食物就好;在你下班回到家,陪她玩耍就好;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往往都是一种奢望,因为回到家的我们,只记住了自己满身的疲惫和不良的情绪,却忘了家的重要。所以在无形中给到了孩子和家人的伤害。
当我第一次去调整自己,做出改变的时候,我的孩子感受到了,所以孩子的变化很惊人,我不会画画,也不知道怎么教孩子,所以孩子画的都是线条,但是在做了感统训练后,我的孩子画出了图形(一只简单的小鸭),那时我满心的欢喜。因为感统训练是个需要长期付出的过程,所以付出不一定会马上得到回报,但是我还是心急了,心里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总想看到更大的进步。致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又有些回到了原有的状态,后来在上了张树旗老师的脑训练课、通过和小冯老师的谈话、杨教授的脑测评、以及一直以来大冯老师对我陪伴和鼓励,不断的梳理、调整自己的时候,不断的去看到孩子的优点和优势的时候,在这两天根据小冯老师提出的建议,做出调整时,孩子也变得很开心,很听话,更加的省心了。陪伴孩子做感统训练的时候,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陪孩子一起成长和孩子一起训练的那种心情、那种感受,我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看着孩子爸爸和孩子训练时,孩子脸上的笑容是和我陪她时,是不一样的,也真切的感受到爸爸的角色是妈妈不能替代也给予不了的,而我也再陪孩子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来自孩子的爱。也深深的感受母亲对孩子的重要。
感统训练链接了我和孩子的爱,和母亲关系的改善,自我的成长,也让我不断的看到了我所忽略的人和事,也因为感统结交了很多的朋友,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这是一种正能量的影响。坚持下来,我就可以抵达终点,也就赢了。
给孩子做训练,其实仅仅只是希望孩子开心快乐,可以良好的适应社会。未来如何?她有她自己的路要走,我只需要陪伴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