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统合很重要,感统训练也很重要,了解了感统训练的最佳时期、主要项目、适合的群体以及对孩子的影响,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感统训练有些哪些主要作用?感统训练虽然大部分是游戏的形式展开的,但并不只是提供孩子自得其乐,而是通过这种游戏的训练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如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协调能力、自控能力等,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不要因为感统训练使用器械进行运动的表象,而单纯的认为感统训练就是训练孩子的运动能力、动作协调性而已。我们来看看具体是有哪些作用。
1.提高感知能力
*通过各种感觉可以感知形状的特征,增强对物体的认识,提高对形状、颜色、质感的反应程度。
*教孩子在生活中多观察,如不能马上掌握,家长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2.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感统训练,可以同时给予孩子触觉、关节、肌肉、前庭等多种刺激。
*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孩子动作变协调,注意力改善,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3.提高协调能力
*针对平衡能力的器械运动,可以改善孩子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
*对于运动平衡能力差及动作不协调的孩子来说,训练后能得到有效改善。
4.提高自控能力
*感统训练不仅是对生理功能的训练,实际上也是大脑、身体、心理的综合互动。
*孩子在训练项目中取得成功,可以增加自信,情绪变得稳定,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5.改善脑神经生理抑制
*通过感统训练,可改善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使运动速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
*对提高孩子的精细操作能力、视觉辨别能力和反应能力均有明显作用。
6.塑造良好的性格
*多与小伙伴相处,个性会变得开朗,学会合作,也会变得更独立。
*经常受到鼓励和称赞,可以改变孩子胆小、爱哭、暴躁和冷漠的状态,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感统训练对孩子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功能训练,还是协调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运动。在训练过程中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体会自我控制的感觉,从而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在训练时了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儿童为中心原则、针对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快乐性原则、积极性原则、主动性原则、渐进性原则、成功原则、游戏性原则,只有遵从这些原则才是科学、有效的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有着明确的目的,针对性很强,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科学训练,不仅能给儿童的前庭觉、触觉、本体觉等带来丰富的感觉刺激,还能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左右脑功能、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强化,从而全面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
我们来了解一下感统训练的不同类型所针对的孩子的行为表现。
*触觉训练针对孩子胆小怕事、粘人、讨厌被人触摸等行为表现。
*前庭觉训练包括前庭平衡感训练、弹跳训练、固有平衡感训练,主要针对的是孩子身体不够灵活、笨拙、协调能力不佳、好动、语言发展迟缓、阅读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脾气急躁、缺乏组织能力及推理能力、身体双侧协调性差、自信心不足等行为表现。
*本体觉训练主要针对孩子方向感差、空间知觉不足、无法控制力量、害怕旋转、容易摔倒等行为表现。
*语言训练主要针对孩子理解能力差、沟通能力差、人际关系不佳等行为表现。
*左脑训练主要针对孩子理解能力差、身体不协调、本体感觉不良、语言组织差、表达能力不佳等行为表现。
*右脑训练主要针对孩子反应迟钝、焦虑紧张、想象力差等行为表现。
看到训练类型的针对表现时,您有没有突然有种恍然的感觉,您在面对孩子的某些表现时,是不是有过难堪、纠结、斥责等表现,现在是不是觉得有点错怪孩子了啊?孩子有那样的表现其实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而是对应的能力不足导致的,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时就不会再去责怪孩子了,只要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就能够帮助孩子加以改善。
每个孩子都需要感统训练!

独脚凳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平衡感、协调能力,提升专注力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