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五点半在乡村的林荫道上漫步,静谧而清新。
好久没有起这么早了,也好久没在这条道上走了,这会走在这里,感觉新奇而亲切。

路两遍辽阔的田野已经绿油油的了,看!玉米苗一尺高了,花生也开出了黄色的小花,看着一片嫩绿,便想起了前几天那一地的金黄,那是成熟的麦浪。
土地真是神奇,农民真是伟大,他们用粗糙的大手,把土地伺候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翻黄为绿,播绿等黄,留下的是圆滚滚的汗水,收获的是满满的希望。
此时不到六点,但田地里已满是劳作的人了,成群结队掐艾叶的,夫妻双双除草的,全家出动间苗的,他们说说笑笑,大概是在讨论着艾叶的价钱,庄稼的长势,也大概是在规划着怎样因地制宜,怎样事倍功半。
我悠闲的走着,尽情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老人家,你这笋好好啊,卖不卖?”
“不卖,不卖,是要直接送给老板的”
“卖给谁都是卖,干嘛那么死劲儿哩”
“不是起劲儿,是定过合同的”
谈话的是和我一样散步的人,他们想从正在采笋的老人手里买笋,但显然是遭到了拒绝,不过他们都没有生气,嘻嘻哈哈中走远了。我看了一眼采笋的老妇人,头发凌乱,满脸汗水,脊背微驼,步履蹒跚,一时很是心疼,感叹于她的勤劳,又佩服于她的诚实。
土里刨食不易,但我的祖先们并不因为不易就去抛弃土地,他们用扶养孩子的手扶养着土地,春种秋收,夏播冬藏,一辈一辈,守着热土,守着希望。
我继续在这林荫道上走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