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夸奖的话听多了,表扬对孩子已经不起作用了?不可能

夸奖的话听多了,表扬对孩子已经不起作用了?不可能

作者: 2417a20ab49c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12:22 被阅读1次

    我的小外甥元元三岁了。在我眼里,他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三岁小男孩。每天,我都要翻翻表姐那仅三天可视的朋友圈,刷刷元元的表情包,对着屏幕露出傻阿姨的微笑。

    前阵子元元入园了,我表姐(元元妈妈)当然也跟所有第一次送娃去幼儿园的妈妈一样忐忑不安。但是天性乐观随和的元元入园后适应的不错, 戏精小可爱的人设也迷倒一片幼儿园老师。

    入园12天的时候,老师向元元妈反映,元元在学校有时会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就连吃饭前洗手都要老师催好几次。

    这下可急坏了我表姐,她甚至担心是不是因为元元小时候是老人带娃,什么事都替他打点好了,习惯性地催促、提醒孩子,让他丧失了独立能力。

    我赶紧先让表姐放轻松,这没她想的那么糟糕。孩子们最让人钦佩和羡慕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可塑性,只要引导有方,不好的行为都是可以逐渐改善的。

    那用什么方法来改善呢?两个字:表扬。

    图片来源:《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 》

    BBC America 新剧,我超爱看

    表扬有用吗

    听到我说靠表扬,表姐有点怀疑:“现在的小孩表扬声听太多了,有点不在乎被表扬了。而且元元太聪明了,知道你表扬他是为了让他听话。”

    这话对一半,错一半。

    确实,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小孩听惯了表扬,被夸奖也不怎么在乎了。但那是因为他们听到的表扬大多数是废话——“你真棒!”、“你真乖!”、“你真听话!”——我做了什么被表扬?只要听大人的话就是真棒真乖了吗?你们这些大人就是为了骗我要听话,才表扬我。想象一下,如果有个人天天夸你美夸你帅,就是为了不断找你借钱,你会稀罕这样的表扬吗?

    图片来源:giphy

    那什么样的表扬是有用的、让孩子稀罕的表扬呢——具体的、从孩子的自身利益出发的表扬最能够正面鼓励孩子。孩子们需要的不是形式化的表扬,而是大人们对自己能力和努力的认可。没有哪个小孩会不喜欢被大人承认:我是个有能力的小孩。

    作为成年人,我们也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同事或上司表扬你,认可你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绩,你高不高兴?如果你的家人感激你,认可你为这个家作出的努力与牺牲,你欣不欣慰?

    真正直击灵魂的表扬让大人都难以抗拒,更何况是孩子们呢?

    如何表扬,孩子爱听

    在我的课堂里(还有家里),除了教学内容,我讲的最多的就是对学生的表扬与感谢。我没有数过一天能讲多少次谢谢,但是至少能有几十次,而且每个谢谢后面都跟着具体的原因。所以,作为表扬界的钻石级玩家,我总结了几条我自己觉得特别管用的表扬方法:

    表扬的内容越具体越好

    表扬需要出其不意

    找茬式表扬法

    不同情景下再现

    我们一条一条看,到底怎么表扬,孩子爱听。

    表扬的内容越具体越好

    想要做到直击灵魂的表扬,就不能嫌麻烦,表扬的内容必须得非常具体,而且被表扬的理由必须是从孩子自身的利益与成长出发,而不是仅仅因为听了大人的话,按照大人的意愿行动就获得表扬。要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才被表扬,自己的哪一种能力得到了肯定。

    举个例子:上课时,当一个学生在发言回答问题,总会有个别同学开小差、做小动作的。这时候,我会选一个刚才遵守纪律的学生来表扬——“谢谢小航,其他小朋友发言的时候,他的眼睛会看着朋友,耳朵会认真听朋友说话,他是个很好的聆听者(active listener),也是个会尊重别人的好朋友(respectful friend)。”——细心的你也许已经发现了,我的表扬内容并不是夸他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而是夸他是个好朋友,而且我非常具体地讲了他做了什么样的行为(眼睛看,耳朵听)让我认可了他是个好朋友。夸完这个同学后,我还会假装掏出我的“望远镜”说:“让我来看看,谁和小航一样也是个好朋友。”这时你会发现,刚才还在做小动作开小差的孩子,马上专心了起来,因为显然,他们也想当个好朋友。

    设想一下,如果我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仅仅是因为他听老师的话,那么他会以为,只有当他按照老师的意愿行动时才会得到表扬,这对他的自我成长毫无鼓励意义,只是在加强他作为teacher's pet(乖乖牌)的自我定位而已。另一方面,这样的表扬对那些开小差的孩子来说也不太有鼓励性。他们可能不在乎是否听老师的话,但很少有孩子会不喜欢被人夸奖是个好朋友。【好朋友】这个表扬,显然要比【乖乖牌】更吸引他们,因为这与孩子自身的成长利益相关。

    表扬要出其不意

    直击灵魂的表扬需要出其不意,这一点是我先生教会我的。【前方有狗粮,非作战部队请撤离!】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俩的作息:我每天下午两点半就下班了,三点就能到家;他六点下班,七点多才能到家,大家觉得在家应该谁做晚饭?

    我亲妈、我亲闺蜜,以及我本人,都觉得应该是我做晚饭。事实上也确实是我在做晚饭。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称不上什么付出与牺牲,就是我作为一个下班早的妻子的应尽义务,而且我也并不讨厌做饭。

    可是呢,我的暖男老公并不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每次,我是说每、一、次,他都会说:“谢谢你为我做好吃的晚饭,你辛苦了。”(此处应有少女尖叫)

    图片来源:giphy

    顺便问一下各路大神,这个图的出处是什么剧

    这话他天天讲,但我就是听不厌。他让我知道,在不求表扬时被人表扬是多么让人开心。自从意识到这一点,我就经常在班上“偷袭”表扬学生。

    有一次,学生A的椅子忘了推进去,挡在路当中,学生B从那儿经过,差点被A的椅子绊倒,C跟在B后面看到这一幕,就顺手把A的椅子推了进去。我看到后立刻敲铃示意全班,然后非常夸张地叙述了一遍刚刚发生的事情,并表扬了C:“他会帮朋友,他保护了我们所~有人不被这个椅子绊倒,他还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找老师告状。”听到我表扬他,C开始有点惊讶,但是听到其他小朋友纷纷跟他说谢谢,他露出了腼腆的笑容。然后我还要接着表扬刚刚那些跟C说谢谢的小朋友:“谢谢你们跟他说谢谢,很有礼貌。”

    找茬似表扬

    在《和熊孩子和平相处,你可能需要善于观察》(点击蓝字阅读)一文中我讲过这个找茬式表扬。在一次教师进修中我学到了这波令人眩目的操作:在批评学生的一个行为之前,要先夸他五个好行为。这个技巧开启了我表扬生涯的新篇章,但是要找到可以夸的内容,难度系数非常高,堪比大家来找茬,所以被我称为找茬式表扬法。

    不信的话我们来练习一下:假如你是老师,你正在上课,班上有个孩子不好好听讲,反而在地上滚来滚去,请问你该如何表扬这个学生?

    你肯定在想:让我表扬啥呀,他总得有点好的表现我才表扬得了吧!

    在这个故事里,这位老师走到这个学生旁边,轻轻地说:“谢谢你现在很安静。”然后这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自己默默爬起来坐好了。

    图片来源:百度

    这个学生是不是没有按照要求坐好?是

    他是不是影响了其他同学?是

    但他是不是没有发出声音?是……

    既然他保持安静是事实,表扬他这一点就没毛病。

    这个眩目技巧,我用的最多的,是在小朋友找我来告状的时候

    小明(一脸委屈):老师老师,刚才排队的时候,贝贝踩我脚。

    我:哎呀那你一定很疼,贝贝是不小心的吗?

    (此时贝贝在远处着急地冲我喊:“我已经跟他说过好几次对不起了!!”)

    小明(不情愿地):她是不小心的。

    我:嗯……那就好。谢谢你没有大声地对她喊:“喂!你干嘛踩我!你讨厌!”(一秒入戏演作宝)因为你知道她不是故意的。

    小明(笑):那样就太凶啦!

    我:对啊,你不会这样因为你是个好朋友。下一次如果别人是不小心的,也说了对不起,你可以跟他说没关系。这样,你就是自己解决问题,都不需要老师帮你啦。

    之所以经常在他们告状时用这招是因为,我发现比起【大人替我报仇】他们更想要【大人懂得我的好】。而且因为这样的找茬式表扬也挺出人意料的,所以这突如其来的幸福感会马上冲淡他们的小委屈,跟小伙伴之间的矛盾也很快忘记了。

    另外一点想说的就是,【自己解决问题】也是除了【好朋友】以外,我的学生最爱听的表扬之一。因为自己解决问题意味着我有能力,不需要大人的帮忙,也就是意味着我长大了。

    不同情景下的再现

    不知道各位以前背英文单词的时候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理论:同一个单词,要在不同的文本里见过7次,才可以记得住。

    好行为也是如此。同样的一个好行为,如果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不断地被表扬,就会加深这个行为的正面影响,让孩子更愿意在下次作出同样的行为。

    拿我外甥元元的这件事来说,如果有一次他不需要老师提醒就自己在饭前洗了手(相信我,这一定会发生的,再皮的孩子也有任督二脉突然打通的一天,虽然很快又会失灵)这时老师就可以表扬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都不需要大人的帮忙啦。然后元元在家里也突然任督二脉打通,自己洗手时,妈妈也要这样表扬他。去奶奶家吃饭,自己洗手,奶奶表扬他……去饭店吃饭……这样在不同场景下因为同一个好行为而被重复表扬了几次之后,再轮到开饭前要洗手,元元马上就会觉得:洗手?等一下,这是我的强项啊!摆着我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夸奖的话听多了,表扬对孩子已经不起作用了?不可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ud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