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学习观察自己的行为,不论自己认为是好是坏,静静地感受,客观地描述它此时此刻真实的状况,让它客观地存在。
设想一下,你每天可以找一个空闲的时间,自然地坐在一个空气清新、光线及温度适度的地方,通过3~5分钟的腹式呼吸让自己慢慢放松下来。
放任自己的思绪自然地出现,自然地流淌和飘散。也许你会注意到一些想法和情景,也许什么也注意不到,就这样让一切自然地发生。你全然接纳在头脑中出现的一切。
也许在这个过程中,脑海里会出现某些想法,不论是高兴、满足、失望、愤怒、焦躁、期待还是其他任何情绪,你只是纯粹地感受它。
也许你脑海中会停驻这样一幅画面:儿子又拿回了不完美的成绩单,你会火冒三丈,心里想“考得这么糟糕,怎么还有脸回家”。
你可以尝试观察自己,也许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的负面想法和行为:推搡孩子;感到孩子给自己丢脸了;想到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时的失望;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和自己不得不去应对孩子无法成功后的种种困境;想到自己年事已高还必须承担一家人生活时的压力;感受到自己无论多努力仍得不到回报时的委屈;被他人议论时的不安和焦躁;对未来的恐惧、担忧和对孩子不努力的愤怒、不满等情绪。
从中发现自己的需要,你会感受自己没有被满足的以下一个或多个需要:被孩子尊重的需要;生活保障的需要;在与群体交往中保持更高位置的需要以及在孩子成功中寻求成就感的需要……你可以一字一句地把自己的需要对自己说出来。
比如,你可以说:“我需要安全,我需要尊重,我需要良好的居住环境,我需要精致的美食……”
最后,你在冥想结束的时候在笔记本上写下刚才你告诉自己的需要,不论它看似高尚或卑劣。
通过你自己的真实感受,你就发现了自己内在的需要,这时离了解孩子的需要就不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