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间,微博上一个名为“父母学霸孩子学渣”的话题就登上了热搜排行榜,火得那叫一个一塌糊涂。主题下无数昔日身为“学霸”的家长在吐槽,他们中有的是博士,有的是双硕士,有的是海归,有的更是毕业于世界级名校,他们想不通自己的孩子为何没有继承自己的“学霸基因”。(11月24日东方网)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延续是基因的代代相传,按道理,父母学霸的,孩子也是学霸的几率相对会比较高,可是现实是父母学霸孩子则有可能是学渣,这自然会引起一帮人的关注和吐槽。
其实学习这种事情,并一定会“龙生龙凤生凤”的。时代发展到今天,“血统论”早该进入历史的垃圾堆了。
我们知道,智商高的父母,通常环境优越,基本上属于“社会精英”,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自然无暇关注到孩子的学习。因为现阶段中国的生存压力巨大,家庭条件的优越常常是靠父母牺牲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努力打拼而换来的,这势必要挤占对孩子的教育精力,这样的话孩子想要有出息就得靠他自己的自觉和自控力了。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孩子遗传基因好,确实为孩子日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学习归根到底是孩子个人的事情,好的遗传好的家庭环境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在孩子的学习上,起的都是外因的作用,是孩子学习的外在因素,孩子学习好不好,关键看孩子的内在驱动力,看孩子的自觉性、自控力、领悟力。就像作家的孩子未必是作家一样,学霸父母未必就一定会生出学霸孩子。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孩子的发展是自我发展,孩子一经脱离母体,就是一个自我发展的个体,外在的家庭环境、学校氛围、学风、校风对于孩子的学习影响当然是有的,但孩子的自我内驱力才是成长的最大动因。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时间观念、记忆方法、想象力、自控力等孩子自身的素质,才是学习致胜的最终法宝。
学习好不好,关键还是看孩子个人的努力,基因决定论是机械的不科学的。所谓“基因决定论”是指这样一种思想倾向与理论方法:将基因信息与人的行为、心理活动一一简单对应,并以前者解释后者,认为一个人的基因信息内容决定了他/她自身的行为方式与心理内容。这种思想倾向与人类认识史上曾出现过的“机械决定论”在方法论上如出一辙,犯了简单机械的错误。
自孟德尔以来的遗传学家发现了无数基因,却从来没发现过什么“音乐基因”、“足球基因”,当然,也不会有“学霸基因”。所有的成功者,都是经过后天的努力,经过辛苦的磨炼而最终取得成功的。
不要太迷信基因,也不要相信基因决定论。事实上也是如此,现实社会中有父母学霸孩子学渣的,也有寒门出学霸出精英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遗传基因在孩子的学习上起的作用并不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