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
近朱者可以赤,近墨者不能黑

近朱者可以赤,近墨者不能黑

作者: 造化钟神秀本秀 | 来源:发表于2016-09-23 20:54 被阅读61次

今晚,读了徐志摩先生的散文《泰戈尔》,这篇文章与其说是散文,倒不如说是徐志摩的一篇演讲稿。这个演讲主要讲述泰戈尔不顾一切来到中国,却受到部分中国青年的排斥,徐志摩劝诫大家抛开偏见,去感受真正的伟大。


按我的理解,这篇文章在劝导青年尊重现实,放下敌视的同时,还在宣扬着另一种思想:近朱者可以赤,近墨者不能黑。

在那个时候,诋毁泰戈尔的话语颇多,以致于很多人先入为主地认为泰戈尔是“帝国政策的间谍,资本主义的助力,亡国奴族的流民,提倡裹脚的狂人”。其实,这种情况和当今时代是一样的:身在各种信息流交错纵横的世界里的我们,每天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各种信息的洗脑,比如,房价又涨了多少,某个明星恋爱了,“监狱风云”里又加入了谁等等。只要有手机,有网络,这种信息就会自动浮现在眼前。这类信息虽然多又杂,但对读者的世界观影响并不大,一般人只是借此消遣一下而已,大都不会跟着一定的舆论导向走,但某些对社会风气有极大影响的新闻事件的广泛传播,就让一大部分人不那么淡定了。

比如前段时间炒得很热的“扶不扶”话题,此类事件不同于捕风捉影的娱乐八卦,“扶人反被讹”事件是真真正正发生过的。于是,有些人出于防范意识,对摔倒的人视而不见,结果,有些近墨者变黑了,对需要帮助的人也不闻不问。继而,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有人摔倒,因为没有人施以援手而丧命的事件。这类事件被报道后,有人谴责路人冷漠,没有同情心;也有人为他们辩解,称只是担心被讹上。当时路人们的心境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因怕被讹而不敢帮助别人的人大有人在,而且不在少数。这种思想的传播不知道使多少人“变黑”了,我猜,大抵是因为他们周围的人也是这种消极想法,带多“墨者”围绕着他们了。

其实,“扶人反被讹”只是小概率事件,如果每天每地都发生,人们都司空见惯的话,又怎么会被当做是新闻而传遍大街小巷呢?

几个“讹人”的老人引起了一片人的恐慌以及他们对所有困境之中的人的抵触,最终导致真正有需求的人得不到帮助。

这个话题为我们敲响警钟:尽管身边有很多墨者,自己也要去寻找墨者,或者保持自身原有的赤者本性,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恰如这篇散文的最后几句话:


爱你的爱,崇拜你的崇拜,是人情不是罪孽,是勇敢不是懦怯。

                                                          2016.9.23

相关文章

  • 近朱者可以赤,近墨者不能黑

    今晚,读了徐志摩先生的散文《泰戈尔》,这篇文章与其说是散文,倒不如说是徐志摩的一篇演讲稿。这个演讲主要讲述泰戈尔不...

  • 近朱者黑,近墨者赤

    近朱者黑,近墨者赤。 当黑炭靠近朱砂,黑炭还是黑炭,保持本色,无须改变。 当朱砂靠近黑炭,朱砂还是朱砂,保持本色,...

  •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家喻户晓的话是出自西晋的傅玄。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

  • 学生小作文训练

    近墨者近朱者 墨者为何?有缺点的人? 坚持本心则不黑,本心何来来。与近墨无关?

  • 这段视频揭露了一个可怕事实:环境决定你的人生

    文/苏几厘 01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然也有人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这些话其实都说明一个...

  • 近墨者未必黑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果真这样吗?殊不知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也未必黑,纵观古今中外,不...

  • 鸣予三行情书(三十五)

    近朱者,变赤 近你者,得福 这是我亲身验证的结论

  • 近墨者未必黑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世浩焉,有朱,有墨,而世人未必皆赤,未必皆黑。 自然乃大,无奇不有。则近朱者亦有...

  • 近朱则赤 近你者甜

    1. 我觉得你现在眼神不太好,怎么老是枉我心口撞。 2. 有你在的地方,天气明朗,万物可爱。 3. 你能看见山,你...

  • 领导者的素养对团队的模样的影响有多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越长大越觉得这“朱者”、“墨者”如果是强有力的领导者,那么“赤者”愈加赤、“黑者”愈黑。强大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近朱者可以赤,近墨者不能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zt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