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是卡夫卡

谁是卡夫卡

作者: 素履之往矣 | 来源:发表于2021-11-18 06:56 被阅读0次

    导读:

    卡夫卡小说的焦点,并不是去寻找困境产生的原因,或想要带领人们走出困境,而是提醒人们困境的无可避免与无孔不入。

    卡夫卡从他个人的牢笼中,看到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性困境;他的黑屋子,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的黑屋子。

    卡夫卡的写作,从一种个人的观察,慢慢过渡到了对整个时代的观察,最终转化为他观察和思考世界的一种方式。

    谁是卡夫卡

    文 | 立峰

    1、变形记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的是这样开头的: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小说的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甲虫的情节,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早就读到过了。

    但是,对于如此荒诞的一幕,小说从头到尾都没做任何解释,甚至也没人追问原因,似乎这是理所当然的。于是,故事就以如此荒诞的情节为起点,顺着现实的逻辑讲了下去。

    这个开头,一下就击中了当时还在就读大学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他说:我姥姥不就是这么讲故事的吗?可以说,没有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没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后来的魔幻现实主义。

    的确,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变形并不稀奇。比如,精卫变成了填海的神鸟,狐狸变成了魅惑的狐仙;抑或,水泽仙女达芙妮为摆脱阿波罗的疯狂追求而变成了一颗月桂树;美少年那喀索斯因为爱上了自己的影子而变成了一株水仙花…

    然而,《变形记》并不是一部神怪小说,人物的变形也并非来自神明的诅咒。因为,虽然小说的设定是超现实的,但它展开的逻辑,却遵循的完全是现实主义。这让小说充满了悖谬的色彩。而悖谬正是卡夫卡的独有气质,他也因此被称为“噩梦艺术家”。

    以至于市面上出现了一个Kafkaesque 卡夫卡式的名词,专门用来形容类似噩梦般的荒谬感觉,就好像:

    某人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厄运莫名奇妙地降临在了自己身上。但任凭他如何用尽全力、执拗反抗,却始终没有任何改变。

    而现实中的卡夫卡所面临的,正是类似小说所描述的困境:

    卡夫卡在生活中,是一个平凡的保险公司职员。他白天兢兢业业地上班,晚上呕心沥血地写作。

    而他的父亲正如小说里的父亲,始终是一种威权的化身,对儿子的态度充满轻蔑。父亲是一个精神上的施虐者,他使卡夫卡从小就生活在极度的压抑中,始终受到神经官能症的困扰。

    于是,卡夫卡开始用写作来缓解焦虑。但父亲却认为这些纯属浪费时间,希望他把精力用在工作上。

    后来,就连卡夫卡最爱的小妹妹也站到了父亲一边,指责他过于沉溺写作而忽略了家庭责任。这就彻底伤了卡夫卡的心。

    卡夫卡在《变形记》里所讲述的,正是一个善良敏感的人,不断地被最亲近的人深深伤害的故事。他用精确如科学家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悖谬的世界:

    身体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所显露出的,是他愈发美好的人性。而相比之下,他的家人才更像是变形者。

    他们起初的温情脉脉,只是因为格里高尔始终压抑着自己,用繁重的工作,来为他们换取舒适的生活;而当格里高尔对他们不再有用时,他们便立刻表现出惊恐、甚至厌恶,没过多久就变成了冷酷无情的陌生人。

    格里高尔的变形,源于他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痛苦感受。小说写的是卡夫卡本人的故事,是他自我意识的觉醒。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卡夫卡被称为寓言作家,比如:小说主人公的名字格里高尔Gregor,在德语中是守护者的意思;而甲虫Ungeziefer,在德语中多半是指害虫。这个词曾被马丁·路德在《圣经》的德译本中使用过,后被指代为不信基督教的犹太人。

    因而,也有人说这个故事写的是犹太人的命运,他们因为信仰不同,而遭到整个基督教世界的驱逐和屠杀,被贬低为虫子,被无辜地踩在脚下。

    右:《变形记》首次出版时的封面

    当然,对于卡夫卡的作品,任何一种解读方式都能自圆其说,但任何一种解读也都是不完整的。正如作家纳博科夫所说:

    大部分作家的作品是二维的,好作家的作品是三维、四维的,而卡夫卡的作品是五维、六维的。

    任何人都能为《变形记》附加意义,却不能用某种意义占有它。这也是卡夫卡的作品之所以充满魅力的原因。

    2、卡夫卡其人

    卡夫卡1883年出生在捷克布拉格,父亲是个成功的犹太商人。他的父亲强势、健壮,而相比之下,卡夫卡从小性格内敛,感觉从未得到过爸爸的理解和欣赏。后来,他大学选择了法律专业,毕业后成了保险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直到41岁因肺结核去世,他才发表了几个短篇,当时也未曾引起什么反响。

    在去世前,卡夫卡曾要求好友布洛德在他死后销毁全部的手稿,朋友虽然满口答应,但却机智地没有照办,而是陆续出版了他的全部作品。

    意外的是,在作家眼里那些不很完美、甚至只配被烧掉的作品,在出版后却大受追捧、吸粉无数、反响巨大,成了被后人推崇备至的伟大经典。比如:

    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认为,是卡夫卡启发了他的写作方式。

    2、村上春树干脆直接把他的一部作品命名为《海边的卡夫卡》,希望以此向卡夫卡敬意。

    3、作家余华说:在我即将沦为文学迷信的殉葬品时,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我。我把这理解成命运的一次恩赐。

    毫无疑问,人们真心实意地热爱卡夫卡。人们在阅读卡夫卡的作品时,,似乎总感觉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在面纱的下面,却有着巨大的理解和阐释空间。

    在文学史上,卡夫卡被认为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之一,不同于之前流行的狄更斯、巴尔扎克等现实主义作家,卡夫卡所开辟的文学风格则叫做表现主义,相对于现实主义所关心的“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些问题,卡夫卡更关注的是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即“我是谁”这个问题。

    卡夫卡迷恋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亲。面对父亲的强壮威猛、咄咄逼人,他始终惶恐内疚、胆怯自卑。于是,文学便成了他的生活方式。在文学中,卡夫卡为他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找到了庇护所。

    卡夫卡说:他就是文学。渐渐地,文学不但成为了他的生活方式,也成了他自我治疗的方式。比如:

    卡夫卡非常害怕父亲,他甚至专门写了篇小说名叫《判决》,描述了一个衰老病重的父亲突然回光返照,仅用几句凶恶的质问,就把儿子逼上了自杀之路。

    那么,小说中的父亲,是否就是他的父亲呢?答案显然没那么简单。但文学的确是现实的投影,小说里的父亲所代表的,更像是现实父子关系中一种无法抗拒的法则,儿子在这种强大法则的威慑下,只有低头认罪的份儿。

    所以,卡夫卡始终在苦苦思索的,是父亲所拥有的莫名權力的生成机制。

    由此看来,文学对于卡夫卡,不仅意味着自我疗愈,也是他对所处时代的观察。于是,生活便成了他的哲学思考对象——他不仅不断追问自己害怕父亲的原因,也苦苦思索着促使这种恐惧感滋生的深层的社会机制。

    渐渐地,卡夫卡的写作,从一种个人的观察,慢慢过渡到了对整个时代的观察,最终转化为他观察和思考世界的一种方式。

    就这样,卡夫卡从他个人的牢笼中,看到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性困境;他的黑屋子,也同时是整个人类的黑屋子。

    但卡夫卡故事的焦点,并不是去寻找困境产生的原因,或想要带领人们走出困境,而是在提醒人们困境的无可避免与无孔不入。

    就像一个人一夜醒来,突然变成了一只甲虫。而这种困境所体现的,就是这个世界的茫然和不确定性。卡夫卡呈现了一个极为荒谬的场景,它的发生却毫无预兆、无可逃避;甚至没人去解释其中的因果、追问其中的缘由。卡夫卡要表现的,正是这种世界的不确定性。

    那么,我们既然说到世界的不确定性,什么又是世界的确定性呢?

    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所体现的就是一种确定性。

    因为先知早就预言,俄狄浦斯一定会弑父娶母。于是,他为了避开这个命运,从一开始就尝试了所有的努力。然而,他在逃避命运的过程中,还是完全兑现了预言所说的一切。这个悲剧故事所体现的,是古代世界对于生命的一种理解方式:

    人生,是一行被神明事先编程的代码,而生活则一定会按照代码,按部就班、分毫不差地执行。

    这是古人理解生活的方式。然而,自从现代社会开启了理性时代,所谓神和上帝就没那么灵验了,人们总试图用科学理性和因果关联来解释历史、理解现在、并预测未来。这也是近现代现实主义文学所遵循的逻辑。

    因而,对于现实主义文学,读者的理解方式是一种解读期待。即,作者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在传达一个特定的信息;而读者阅读的过程,则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解谜过程。

    但是,卡夫卡的小说里没有解谜过程,因为其中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也没人对“为什么”感兴趣,它只是以荒诞为起点,自顾自地将故事讲下去。

    卡夫卡通过无处不在的茫然感和不确定性,颠覆了小说以往的经典推理模式,将小说的封闭性变成了开放性。

    而这种开放性,正是卡夫卡对于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因为,他打破了一种真理幻觉。然而,对于没有权威解释、标准答案的作品,读者才反而有了更加广阔、自由的解读空间。同时,阐释的重点也不再是“为什么”,而成了“怎么样”。比如:

    读者在阅读《变形记》时,如果意识到人变成甲虫的原因已经不可追溯,才会更关注变形以后的情节进展。那么,小说的焦点就成了人应该如何适应这个荒谬世界的问题。而世界的真相就隐藏在这些事件发展的瞬间之中。

    卡夫卡不断地否认着生活表面的逻辑,也就是不断地穿越表象,接近真相、发现规律的过程。但这并非为了拯救,因为,发现真相本身便是目的。卡夫卡的写作,就是将现实变成哲学的过程。

    3、城堡

    卡夫卡从来不是一个以故事情节取胜的作家,比如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城堡》,整个故事简单到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一个人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走进面前的城堡。

    小说《城堡》是卡夫卡的巅峰之作,它将“卡夫卡式”Kafkaesque风格展现得一览无余。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主人公K在一个冬天的雪夜,独自来到城堡的领地,想要获得一个土地测量员的职位,却不被城堡接纳。尽管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术,尝试了各种方法,却依然没能得到想要的工作,也始终无法踏足城堡半步。

    小说自始至终,都笼罩在一股神秘的、梦魇般的氛围之中。K的经历,折射出现代人面对技术、理性等一系列绝对价值时所遭受的精神困境。

    庞大的官僚系统、臃肿的档案资料、低效的审核过程、不断推诿的行政手段……所有这些,似乎无不是对官僚主义的讥讽。而官僚主义的背后,即代表權力运作着的国家机器。城堡就是權力的化身,对于K这样的普通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而卡夫卡在另一部小说《审判》里,同样对權力机构的荒唐作风极尽冷嘲热讽。小说中有一段说:法院禁止律师出席庭审,但又坚决否认律师多余。

    卡夫卡嘲讽的不仅是法院机构本身,更是它们的行事逻辑,也就是机构试图用一种无效性,来证明自身權力的有效性,却对其中的矛盾视而不见。卡夫卡想要借此表达的是: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规则本身有多么荒唐,它的合理性正来自于一种无法自圆其说的逻辑,但人们对此却无可奈何。

    这也是卡夫卡的黑色幽默,不仅仅是调侃,更是他对荒唐世界的描述方式。显然,在无孔不入的荒谬面前,批判不具备任何修正效果,人们只能用无奈的幽默感,对无处不在的荒诞场面报以会心一笑。

    法律专业出身,长期在保险行业工作的卡夫卡,对这种官僚主义及其背后的權力运作模式,当然十分熟悉,因而用官僚主义来解读《城堡》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伟大的作品往往具有多种维的内涵,《城堡》更是如此。

    另一种曾经流行的解读,则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人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K与城堡的关系,即象征了他与父亲的关系,即一种反抗与压迫的模式。

    卡夫卡性格内敛,而他的父亲却一言九鼎、不容辩驳,他除了干涉卡夫卡的职业选择,还曾经严重影响过他的婚姻。卡夫卡一生有过的三次婚约都以悔婚收场,主要缘于父亲的干涉。

    卡夫卡曾给父亲写过一封很长的信,但他因为恐惧,甚至不敢将它交给父亲。在信里,卡夫卡既表达了对父亲的敬畏惊恐,也渴望能得到父亲的接纳和关爱。紧张的父子关系,总能成为解读卡夫卡作品的一把钥匙。

    但是以《城堡》的格局,单单以父子关系作为解读依据,无疑窄化了小说的意义。

    而真正深刻触及卡夫卡精神内核的解读,可能还是来源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卡夫卡在日记里曾多次提到丹麦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显然,在后者的哲学中,卡夫卡曾得到过很多共鸣。他们所处时代的背景是:

    19~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经济增长呈爆发态势,物质生活极大繁荣;因而,科学理性取代了上帝信仰,成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追求。

    然而,这一切却没能给欧洲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繁荣,一战的爆发让人们见识了科学技术同时也具有毁灭性的力量,进而开始怀疑理性的价值。

    克尔凯郭尔与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引领着这种思潮的先驱,即试图从孤独的、非理性的个体出发,重新定义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包括卡夫卡在内的各种艺术流派,所表现的大多都是对理性的怀疑、对绝对价值的否定。

    比如,在小说《城堡》里:卡夫卡将K设定为土地测量员,这本身就是一个隐喻,因为土地测量即意味着精确的控制、严格的管理、以及对空间的充分利用,无不体现着现代科学与理性精神。

    然而身为土地测量员的K,却始终无法得到城堡的认可。在存在主义者看来,城堡即对绝对价值的隐喻,而土地测量员K的故事,则代表了理性的个体对于绝对价值的不断追寻,但这种追寻将不可避免以失败告终。

    卡夫卡通过小说描写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其中的规则和逻辑模棱两可。更重要的是,其中人物就连对自己的存在都不太确定。每个人都在试图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却又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性焦虑——人对世界的无所适从,引发了深重的自我疑虑。

    法国哲学家波伏娃曾说:其他的作家给我们讲的都是遥远的故事,卡夫卡给我们讲的却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在卡夫卡看似荒诞不经、离奇诡异的情节背后,在他不断旁逸蔓延、自行游走的故事里面,在其中神神叨叨、语不惊人的对话之间,我们总能看到似曾相识的荒诞场面,也不时会照见自己的影子,让我们不断地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正如卡夫卡的小说《审判》里,几句简短台词,就能一下击中人的心灵:

    他们能这么自信只是因为愚蠢。

    你不必认为一切都是真的,只需承认一切都是必然的。

    参考资料:

    1、《牛津通识读本·卡夫卡是谁》,作者:里奇·罗伯逊,译林出版社。

    2、《变形记》,作者:弗朗兹·卡夫卡,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

    3、《城堡》,作者:弗朗兹·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是卡夫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cd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