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丧子之痛

丧子之痛

作者: 穷途之哭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10:51 被阅读0次

董卓占据洛阳的时候,司马朗准备逃跑,却被人抓住。董卓看着年轻的司马朗,说了一句:“你和我那死去的孩子年纪相仿。”简简单单一句,却流露出董卓对夭亡对儿子痛彻心扉的思念。如果董卓有一个儿子在身边,或许也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不那么残暴、嗜杀,给天下苍生带来深痛的灾难。

人世间的各种悲哀或许不适合互相比较。然而丧子之痛对一个人来说也是致命一击了。看着含辛茹苦、竭尽心智培育出来的孩子先自己而去,是该多么难以接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就是用尽所有凄怆的词藻来形容也不为过。多少父母在失去孩子后形销骨立、意志萎靡。一夜白头也不是夸张的事情。更有甚者,无意人世,竟随孩子而去。这种悲哀,这种深深的绝望,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抹去的。一个人就算博才多学、明辨是非、洞悉世事,在面对丧子之痛时,也依然茫然失措。子夏,孔子的高足,魏文侯的老师,在失去儿子后,竟哭瞎了眼睛。顾雍听闻儿子的噩耗后,虽然谈笑自若,若无其事地说:“已经不能像延陵季子那样高风亮节,难道还要像子夏那样毫无节制哭瞎双眼吗?”然而,暗中他却把手掌掐到流血。

子女是父母的骨血,是父母心之所系;是地位、财产、德行、香火、家学的继承;是父母晚年的依靠。父母为了子女,愿意承担所有劳逸,甚至不惜性命。孩子在襁褓中嗷嗷待哺时,就充满了希望;等到长大成人,可以承担他应该承担的,就感到无比的欣慰。正因为对孩子有无限的寄托,所以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悲恸到不能自已。失去了孩子,就是失去了一切,自己的一切作为都已付诸流水。

《列子》里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很疼爱儿子的人死了儿子,却一点也不悲伤。别人不解,问他为什么。他答道:“原先我就是没有儿子的,现在死了儿子,和原先就没有有什么分别呢?”道理说的无可辩驳,但也冷酷到无情。试问天下有几对父母可以做到如此豁达?每一个孩子都是母亲十月怀胎而诞。而后是几年须臾不离怀抱的照顾。而后教他说话、教他走路。而后送他学校,让他学知识、明礼义。这期间,怕他吃不好,怕他受人欺负,怕他学坏,怕他出意外。不知受了多少苦楚和担忧。同时,孩子的纯真也给父母带来最开怀的笑容;孩子的成长也给父母带来莫大的欣慰。如果如此深入肺腑的感情都可以说勾销就勾销,那么多年养育的光阴又哪去了呢?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每一个人无论贤愚、贫富,都是父母独一无二的存在。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父母的心。所以为人子女,应该尽力爱惜自己,不让父母担忧。聂政等到母亲死后,才敢答应为严仲子效力。像聂政这样的豪杰之士,尚且因为母亲的缘故,不敢随意捐命,更何况是你我这样的寻常众生呢?

相关文章

  • 丧子之痛

    董卓占据洛阳的时候,司马朗准备逃跑,却被人抓住。董卓看着年轻的司马朗,说了一句:“你和我那死去的孩子年纪相仿。”简...

  • 丧子之痛

    一支,又一支 一滴,又一滴 洁白的墙壁是画布

  • 成语学习-X香象渡河

    夕惕若厉,一天到晚警惕戒惧,如临危险。 西河之痛,丧子之痛。 西台恸哭,亡国之痛。 析言破律,违背经艺。栖栖遑遑,...

  • 刘奶奶(2)儿子小石头的拜佛之缘

    在经历了丧子之痛和丧女之痛后,第三个孩子小石头终于出生了。 那一年刘奶奶二十二岁,刘爷爷二十四岁。小石头出生的那一...

  • 《万叶集》之丧子之痛

    【译文1】 他这么小还不识路请收下我的贡品吧黄泉使者啊请背上我的儿向前走 【译文2】 吾儿年方幼,懵懂路难辨奉帛倩...

  • 挥之不去的丧子之痛

    七十岁的张阿姨,自从唯一的儿子十几年前去世之后,她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 虽然从表面上看,好像十分注重养生保健,每...

  • 丧子之痛,生不如死

    南宝衣慢慢走到南广身边。 她沉默着,温柔地抱住父亲。 “爹爹……”她轻声。 因为没有经历过丧子之痛,所以无法感同身...

  • 张幼仪 转

    她出身名门,曾被徐志摩抛弃、又经丧子之痛,却最终活成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无论我们的人生,有多少疼痛和委...

  • 《邓颖超鲜为人知的两次丧子之痛》

    夜雨博文:《 邓颖超鲜为人知的两次丧子之痛》 作者:夜雨一江 今天是周思来总理逝世43周年...

  • 48

    48! 48岁的东坡先生,已经饱尝宦海浮沉及颠沛流离之苦,又亲历丧子之痛。 然而,这一年也,适逢宋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丧子之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dg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