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查“相濡以沫”的出处,偶然间得到“相濡以沫”的原出处《庄子-大宗师》。
原文意为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忍受着对方的吹气,忍受着一转身便檫到各自身体的痛楚。此时,两条鱼不禁缅怀昔日在江河湖水里各自独享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故事是人们虚幻的,真实的情况是:海水总要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它们要相忘于江湖。是啊,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尽。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战国时期,庄子家贫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妻子叫他外出借粮食,他去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许诺秋后再借,庄子说这是远水不解近渴就回家了。妻子让他再去别的地方借,他说要像车辙里的鲫鱼一样相濡以沫过日子,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妻子只好偷偷地流泪,领取休书后,不久,就嫁给阔佬,然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看来庄子并不喜欢相濡以沫的,对于相忘于江湖也是无奈之举。
两条鱼被困在车辙里面,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这样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但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对于鱼儿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它们相忘于江湖。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的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能够相忘的鱼,或许是最快乐的。而如果其中一条鱼不能相忘呢?
对于人,对于感情或许也是如此吧。
相濡以沫,有时是为了生存的必要或是无奈。
“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另一种境界,选择放弃强烈的感情来换取平稳的生活。这或许需要更大的坦荡、更淡泊的心境吧。“相濡以沫”长久以来被当做了爱情美好的代名词,人们总是只看见了美好的开头,广为赞扬逆境中的互助,却很少有人看完故事后面。两条鱼最终也各奔东西,它们相别于江湖,一条鱼是否还怀念另一条,已不再重要。
能够忘记,能够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曾经深深地爱过一些人。爱的时候,把朝朝暮暮当作天长地久,把缱绻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于是承诺,于是奢望执子之手,幸福终老。然后一切消失了,然后我们终于明白,天长地久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幸福是一种多么玄妙多么脆弱的东西。也行爱情与幸福无关,也行这一生最终的幸福与心底最深处的那个人无关,也行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牵住谁的手,一生细水长流得把风景看透。
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么,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我们学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把你深深埋藏,藏到岁月的烟尘企及不到的地方。
只是,只是为什么在某个落雨的黄昏,在某个寂寂地夜里,你还是隐隐地在我心里淡入、淡出;淡出、淡入,拿不走,抹不掉。
我,曾经,这样爱你;我,曾经以为,你是幸福的原因。
相濡以沫 又谈何容易?
世间也许有两种可以称之为爱的情感,一种是相濡以沫,一种是相忘于江湖。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