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厚积薄法
声明:含本文在内,本系列文章均系原创
写作,一开始是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
这就像,一个懒散惯了的人,突然到了部队里,要你每天五点十分醒来去出操一样。
习惯是没那么容易改变的。
但是,只要开始去做了,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从疫情开始,我就坚持每天一更,哪怕那天困的半死,哪怕没有任何灵感,凑,也要在当天的零点前,把文章凑一篇出来。
当然,时间充裕的话,我还是希望把文章写好的。
例如,疫情期间如何锻炼,我就查阅了很多资料,咨询了一些人士,把文章尽量写的专业一些。
还有关于李yue华的处理思路的推演,我也尽量做到逻辑周延,还得到了一个文笔很棒的朋友的夸赞,说逻辑很严密。
慢慢地,每天要做的事,除了学习强国,每天一篇文章也慢慢成了习惯。
但是,渐渐地,就发现必须要面临两个问题。
一个是尽量避开敏感话题。出于对宏大主题把握不准,以及坚决不传谣的宗旨,每一篇文章,我都会选一个角度切入,并且使用权威信息来源。但疫情本就是敏感话题,舆情把控已是庙堂当前最在意的一块,我写的时候小心翼翼,避开雷区,况且,系列文章之初就定下只写正能量的宗旨,按理说应该没问题,但系统机器判定,每每文章发出都要被锁定,然后人工申诉。虽然说人工申诉后,都解封了,但是申请原创文章认定的时候,没有通过,显然平台认为,这类文章最好不要给太大流量加持的态度,因此写着写着也会灰心。
另一个是可选的角度越来越少,文章没有了切入点,没有了标靶,以前每天醒来,很兴奋的下笔如有神的感觉,再也找不到了,随着疫情渐渐被控制,各地一片向好,以及国内这方面新闻的减少,其实无论是从素材,还是从大环境来讲,可切入的点,越来越少了。
当然,从总结教训和反思的角度,肯定还有很多可以写,有媒体梳理了时间线,也写了一些反思,但我手上的素材太少,且此事须由公论、当由庙堂所为,就不涉及了。我更愿意仔细研究一个小的细节、一个小小的点、一个小小的事情,具体研究、分析,同时给出具体的建设性建议,这是我写作的初衷,也是我接下来要坚持的。其实,正不正能量的,我无所谓,我正在意的是,能够找到每一个小的事情、问题的解决办法,给出建议。抱怨、牢骚,从来不是我文章的选题和行文考虑的。
但,客观的事实是,能够写的疫情类文章,确实越来越少了,接下来,我要转变方向,写一写别的东西了。接下来,除非再有疫情类的新事情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到时候再续上这个专辑的的新序号文章,否则,就不写这个专题了。
感谢这段时间,看这个系列文章的朋友,当然,读者也不是很多,这个文章,更多的是,我给自己的一个交代,留下的文字,是留给未来的自己看的,如果读者认为可取,采纳了一部分意见,那就是倍感快乐的事,更是意外的惊喜。如果没有,那也没有失落感。刚开始写,文笔有限,也写的不怎样,权当练笔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