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

作者: 1704项楚 | 来源:发表于2019-05-04 08:12 被阅读0次

    各个国家有关大变革时代的文学作品绝对不会少,甚至大部分文学巨作都是大变革时代产生的。文学家用文学的眼睛将大变革时代的事情用语言展现给我们,各个作品的不同在于角度不同,主题不同,人物不同。

      这个星期所看的《父与子》用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冲突,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代沟来表现时代的变化呵社会的进步的不可阻挡性。故事背景也是发生在社会变化巨大的俄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那个年代虽然推行了农奴制改革,但旧贵族阶级势力仍然十分庞大,资产阶级地位还很低下。

      故事的两个男主人公阿尔卡季和巴扎罗夫,两人是好友。巴扎罗夫随阿尔卡季回到了阿尔卡季的家,小住了一段。故事就从这里开始。阿尔卡季出生于一个大地主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和自己的哥哥居住,并爱上了一个年轻的女子。而故事最主要的是主角之一巴扎洛夫是一个军医的儿子,是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是“新人”的形象,也称自己为虚无主义者,否定一切,也不承认一切,也就导致了他蔑视现存制度,反对贵族阶级制度,同时他与阿尔卡季家的仆从有着很好的关系。这必然的与我们阿尔卡季的伯父发生了冲突。两人怎么都看对方不顺眼,主要还是互相看不惯对方的人生观。

      甚至在巴扎罗夫听到阿尔卡季伯父的恋爱史时,尖锐的评价他为“雄性动物”,可以看出他也否定爱情,但随后就被自己打脸,他们回到阿尔卡季家不久之后就受邀去赴宴,随后遇到了奥金佐娃之邀到她家小住一会,否定爱情的巴扎罗夫爱上了奥金佐娃,重蹈了巴威尔在恋爱上的覆辙,英雄也难过美人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女情长,至少他敢于承认自己的爱情。 

        在最后巴扎罗夫因为与阿尔卡季的伯父起了冲突离开了阿尔卡季家,回到了自己家中。阿尔卡季这段时间又去找奥金佐娃,他以为自己爱上的是奥金佐娃,但后来直觉却告诉他,自己真正爱上的是奥金佐娃的妹妹卡佳,最后与卡佳结婚。令人惊讶的是巴扎罗夫最后患上伤寒,不治身亡。

        可以看出巴扎罗夫的死亡一方面是在当时社会环境对巴扎罗夫这样激进思想的抵触和弱势,另一方面表现了作家对巴扎罗夫所代表的平民知识分子理念的反对,因此他安排了巴扎罗夫的失恋、悲观乃至最后死亡。

       

     

相关文章

  • 父与子,子与父

    一 你看着眼前的这个人沉默了,她是他的班主任 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被老师叫到办...

  • 父与子,子与父

    一 呼啸山的半山腰有一座别院,冷家世代居住在这里,往常宁静的山谷中今天传来一阵嘈杂声。 “冷振天,你别装了,你打着...

  • 父父与子子

    今天在上班路上听了琦琦的音频,引起了我关于父母关系的一点思考。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心中亲情的温度,决定着原...

  • “父”与“子”——父与子(一)

    华子离婚二年多后,又结婚了,女方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华子就这样当起了别人的后爸。华子和这个小男孩的关系一...

  • “父”与“子”——父与子(二)

    在一个周末的时候,妻子带着孩子去上补习班了,华子就打开电脑搜索找到了这部电影。然后非常认真的看了起来...

  • Vue :组件传值

    1.1:父与子组件传值 .2:子与父组件传递数据

  • 父与子、父与女

    2020-04-29 哥哥数学好,妹妹数学差。 哥哥:10元等于多少角? 妹妹:问这个干什么? 哥哥:看你以前学的...

  • 父与子

    大年初一的午夜,李丁辗转于床上毫无睡意。他看了看身旁睡梦正酣的妻子,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怨气:儿子这等伤心至深,你竟然...

  • 父与子

    小时候, 父与子是真亲, 各种宠与爱, 都表达不了父对子的情, 儿子眼里父亲永远是伟大的; 慢慢的, 父成了严父,...

  • 父与子

    ——记于2018年妇女节 最近迷上马爷的《观复嘟嘟》,闲暇之余每每趣听,乐此不疲。 今日读到马爷谈世风伦理之丧,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与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it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