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容易陷入指责、讨好、敷衍、说道理、陈述事件或者搞笑的状态。与家人对话时,也常感到无奈而分开了又无比想念。而萨提尔的对话,即使对方卡住了、矛盾了、纠结了,仍旧可以很和谐安稳,不断对对方探索,探索的问句富于启发且不带任何质疑。如何能做到这样的沟通呢?--练习觉知,练习好奇。
觉知
冰山不只是工具。意味着冰山的探索,并非是一门技巧而已,而是逐渐觉知自我,并且内化的过程,也是一种生命态度,因为进入自己的内心,是进入他人内在最快的路径。
何谓进入自己的内心?可以诠释为「身心的觉知」。这与「正念」不谋而合,对身与心的觉知,将我们带回到当下,觉知此刻所言所为所想,更好地沟通对话。
觉察什么呢?
觉察姿态。觉察自己的肩颈,放松;觉察双手,自然下垂;觉察眼神,专注宁静,不是瞪着,眼神尽量同水平(这一点我在「朗读者」时觉得董卿的眼睛就是始终专注的跟随对方,令我感觉到一种尊重与认真);觉察肢体,和谐专注。
觉察语态。语气有意识地深刻,语速有意识地放缓,语言描述有意识地停顿,时时提醒自己深呼吸,专注地说话。
停顿。让自己停顿,觉知自己内在的感受,透过自己的停顿,让对方停顿,觉知当下。「停顿」有助于对话者时时觉察自己。这是作者在本书的每个章节几乎都有提到的一个小技巧。反观自己总是语速很快,反复不用过脑,噼里啪啦就想说完,特别是说到激动的时候。我曾经体验过一次「深刻」的对话:去上一个慕名已久的瑜伽老师的课,课前她会与第一次来的说声打招呼,只见她蹲坐在我面前,看了一眼点名册后注视着我的眼睛,说出我的名字后她停顿了一下,那一刻的停顿将我漂浮的心瞬间带到当下,带到她面前,觉知到她眼中的光与温度。不知为何那一刻给我印象特别深。这已经是四年多前的事了,却在今天我阅读的这本书里读到,真的是世间的事呐疑问呐你都别着急,随时间慢慢会有答案的。
好奇
我们对身边亲近的人有好奇心吗?
我们对他们提出的想法和对某些事的反应是充满好奇还是不假思索惯性应对?
我们对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失去好奇心,我们自认为对对方了如指掌,无需探索。
好奇与探索是对好伙伴,当你拥有好奇的特质,他自然会带着你探索。萨提尔模式是「成长」并非「控制」,是「探索」并非「分析」。成长过程往往抹煞好奇心,最近才刚带了一天别人家的孩子,被其360度连环问追的精疲力竭,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么多我平常根本不用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对面山上有一堆红色?(那是花啊,花不就是红色的吗。。)我已经很少去对周遭提问,因为已经熟的不能再熟,因果关系也早就知道了。我平常也常向窗外看,也许也曾瞄到过那一抹红,但当被孩子问到对面山上的一抹红时,我突然被拉回当下,注视着远山,端倪着这可是一大从杜鹃花呢,确实很神奇喔,一大片绿色的山中就这一处红艳艳,想到这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自己也会心一笑。
假使一个孩子遭遇困难,大人没有任何好奇,只想给予解决方法,就没有机会倾听,孩子卡在哪儿?孩子未被同理,可能不想表达,沟通就此关闭了。
将这段话的孩子换成任何一个人都说得通。作者让我们每天抽出五分钟对亲近的家人练习好奇。
刚开始练习好奇的人们,会发现不断好奇甚难,深圳第一句都很难;渐渐能问一、两句后,发现接下来问句不易接续;也会发现好奇的问句,夹杂着让人沮丧的回应,进而意识到自己的好奇不妥;也疑惑一直好奇下去,不知要好奇到哪里;也担心一直问下去,会不会让人厌烦。
我还没有开始练习,只是看着书上的一句话尝试去好奇提问,已经有如上的所有感受。看看作者如何说?
以丰富的眼光看待人事;好奇不是引导答案、意义或一己期待;好奇是打开一道门,看见美好的风景;好奇最终之处是联结人的生命力。
作者也列出了一些好奇的方法
呼唤名字、或称谓,且刻意停顿。
从对方能感兴趣,能回应的话题切入,对话者主动从事件中提问。
可以重复对方上一句句尾,有缓和与积极聆听的效果。
为对方的叙述整理、组织出精简叙述。
避免「为什么」,但可以取代为:你还好吗?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啦?我很好奇。。。
当牵涉规则,引导孩子负责人,善于运用「怎么办呢?」
除了上述的一些要点,如何拓展话题?在进入冰山脉络前,如何令提问更有内涵?作者也给出下面三个方向:
不解决问题,而是对人的关注。
我也在好奇,如果对对话者的问题并没有什么解决办法,那还要展开这场对话吗?书中写到一个与做作业好分心的孩子的一段对话,其实对话人或许也没有解决分心的办法,但“即使你没有解决分心的方法,通过对话让孩子觉知,也有帮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让对方敞开心扉接纳帮助,或许不一定就比让对方开始觉知自己的不足与责任,自己得出方法走出困境来的好。
回溯时间,探索问题的成因。
询问具体事件,在细节处提问。
作者在这一章列举了很多温暖的对话例子,最后说「对话是改变的开始」。很多人际交往中的无奈,父母对孩子的无奈,都可以从对话开始改变。
通过好奇探索,发现孩子的期待与自己相同(孩子也并不想分心),从原来的对立(认为孩子不学无术,自己渴望孩子认真学习)走向联结(父母与孩子期待一致,一起克服分心)。让孩子觉察、意识、聚焦且逐渐体验分心,就会带来不同的面貌。
通过很多案例证明,孩子比较喜欢对他充满好奇的父母,也比较能感到被接纳,能自我觉知。而不是一心「为他好」,想好了办法前来替他解决问题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