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1)——序言

作者: 观自在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1-04-07 09:30 被阅读0次


    一、释题

    “观自在”为题,初看略带神秘色彩,到底要写哪方面内容呢?简单说,就是写关于“探索自我”方面的文章,通过了解未知的内心世界,揭示心理领域中“自我”的真相,看清它的本质、机制、作用和影响,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使长期困扰我们的心理问题土崩瓦解,获得内心的自由。

    (一)何为“观”

    “观”是探索过程中最核心的概念,也是唯一要做的事情。观,即观察、觉察,但它不是单纯地用眼睛看,而是调动我们所有感官整体去直接感受。有些宗教或灵修领域把“观”神秘化,称作“内观”“冥想”“倾听”“静观”“入定”等等。无论把“观”包装得多么神秘,总体讲“观”就是“让思想停止,全然地感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众所周知,思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思想停止”并非头脑发出一个指令就能轻松做到,因为那个指令本身就是思想,让思想停止这件事可遇而不可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思想不停止”这件事儿,看到思想如何干扰和迫害觉察,于是倒逼思想停止。思想停止后,意味着头脑进入彻底安静的状态,一个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没有识别、评价和想象,只有纯然地接受。

    心理学领域有一个著名的“情绪ABC”理论,A指事件本身,C指事件影响,中间会发生B,指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这个理论可以简单表述为:“人的情绪和行为(C),不是由于某一事件(A)直接引发,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认知和评价(B)后所直接引起。”不难看出,通常干扰我们感知周围情境的恰恰是思想,这个理论充分说明思想对真相的干扰和破坏,导致头脑对事实产生扭曲,无法原原本本地呈现事物的真实面貌。

    那么,“全然”又是指什么呢?

    “全然”意味着完整,就是调动身体所有感官,包括听觉、嗅觉、触觉等共同感知,感知对象既包括身体反应,也包括内在感受,这是一个完整、全身心的感知过程,比单纯用眼睛看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如果用单一感官获取信息,会让整个探索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很显然,观察结果没有任何价值。

    此外,全然是一种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彻底融合的状态,没有分离和对立,也就是所谓“观者即所观”“物我合一”的境界,无论是对外界环境的观察还是对内心世界的观察,都与被观察物融成一体。只有让身心全部沉浸于所观察对象之中,和被观察对象直接产生融入和连接,才有可能切实理解和体验所观之物,呈现完全不同的观察结果。

    由此可见, “观”就是全身心地感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它是探索自我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的途径

    (二)“自在”的内涵

    理解了“观”,那什么是“自在”呢?

    “自在”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自由、自在”,是一种发自内心舒适的心理状态或生活状态。对个体生命来说,自在是内心世界的无拘束、无方向、无选择。对于宏观生命来说,包括花鸟鱼虫、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所有个体在内,它们构筑了一个更为广阔、浩瀚的生命,这个巨大的生命体中存在着人类头脑所不能理解的秩序,而这个秩序就是自在。它弥散在宇宙的各个角落和每一个微观个体之中,蕴含着对个体生命的敬畏和慈悲,具有深不可测的智慧。

    “自在”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自然的存在”,所谓自然,就是事物自己本然的样子,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干扰且自然存在的状态。当我们处于一种“观”的状态,也就是全然感知的状态,事物原本的样子才会显现出来。

    但是,无论是内心的自在状态还是宇宙间这个宏大生命所蕴含的秩序,都不能通过一个主动性的行为或者固定的方法做到。因为只要动机或者方法存在,就会出现方向性和选择性,这和自在具有天然的冲突。既然无法从正面了解和感知“自在”,我们就只能从反面寻找突破口,去看看究竟是什么导致生命变得不自由、不自在,是什么阻碍我们看清事实和真相。

    因此,这个系列文章很多内容都在观“不自在”,看到局限和束缚的根源,找到真正破坏自由的元凶。那么,观“不自在”和“探索自我”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很简单,因为“自我”就是阻碍生命自由的元凶,就是“不自在”。

    从观察“自我”入手,看到世间万物本然的样子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那种境界就是生命本有的“自在”

    (三)自我消失,自在呈现

    “自我”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每个人心中都抱有一个牢不可破的“自我”,它对生命的影响显而易见,造成每个人的生存轨迹和状态各不相同,但全人类的“自我”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局限性。这种局限带给每个生命无尽的烦恼、束缚和困苦,它相比于浩瀚的宇宙渺小得不值一提,只要有“自我”存在,内心就不得自由,它们之间具有与生俱来的冲突。

    通过探索自我,可以看清“自我”的内涵和本质属性,了解它造成生命苦难的过程和机制,进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其影响,最终实现生命自由。可以说,探索“自我”只是一个手段和过程,目的是看清那些导致生命不自在、不自由的根源,最终实现内心没有冲突的生活状态。当我们对眼前生命受限的状态感到强烈不满时,探索便会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发生,探索行为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意志力来抵制懈怠,毫不费力。

    当探索真正发生时,也就是进入“观”的状态,我们会发现宇宙中每个生命体都不能孤立存在,各种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在互动中交换能量。那么,当整体感出现时,一个奇妙而自然的事情出现了,我们发现心理上恒久存在的“自我”完全是虚幻的,就像梦幻泡影和海市蜃楼,而它一旦被戳破,生命便呈现出“无我”状态。

    “自我”消失,真相会不约而至。其实,那个真相一直存在着,只是由于受到观察者思想的蒙蔽了。因此,“观自在”也可以理解成为:观察自己在“无我”状态下,照见“自在”

    二、缘何写

    (一)漫漫探索之路

    之所以写“自我探索”方面的文章,源于自己长期对生命各种现象的好奇以及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前者使我满怀热情地探索内心世界的浩瀚之美,后者让我渴望找到生命的羁绊,两者一正一反,一內一外。我认为了解自我、感知生命、探索意识领域真相是一件重要和极具普世价值的事情,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自由,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人们所追逐的“名、利、情、权”,值得为它付出时间和精力。

    在探索过程中,我一边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解决困惑的方法,一边经历着生活中各种的挫折与浮沉,无论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还是讳莫如深的内心,让我深感自身的渺小和力不从心,找不到打开心锁的钥匙。每次探索,自信满满,却都无疾而终,仿佛一滴水被投入无边无际的海洋,无声无息。但我不甘心稀里糊涂地生活,始终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去寻找心中的答案。

    我深知“欲望是痛苦的根源”,但仅仅知道这个道理丝毫不能减弱我对事情的执着,我对生活和工作有着各种诉求和欲望,它们不仅占据我大量时间,还吞噬着我的心灵。欲望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才能满足欲望或者让欲望消失?“我”的本质是什么?思想如何产生......无数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但却始终找不到一个令我满意的终极答案。

    我读过各种“闲书”,从西方哲学到中国传统文化,从心理学到宗教经典著作,从社会管理到政治制度,但这些书除了让我内心暂时获得些许平静,并没有真正解决我的疑惑。我利用各种机会向一些成功人士学习和请教,该如何理解生命,如何看待人生的意义。在他们心中,痛苦与困惑丝毫不比常人少,只是外在的光鲜亮丽暂时掩盖了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随后,我曾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攻读心理学专业,全面系统地学习了有关人类意识、认知、记忆、情绪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心理因素对人的行为影响及其机制。由于心理学发展时间短,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同流派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仍有很多局限,无法解释内心世界中诸多未解之谜。

    我无法用语言清晰地描述出所追求的东西----它可能超越了感官经验,甚至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但我坚信它存在,从未停止追寻。

    (二)接触克,看到生命的曙光

    真正让我从长期困惑中看到曙光的是印度一位觉者----克里希那穆提(以后简称“克”).一次偶然机会,我读到他的著作《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内心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欣喜若狂的感觉。后来我去了解克的背景,便被他传奇的一生深深折服。克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智慧的印度哲学家。他被印度佛教界称为真正的 “觉悟者”。克把他很多洞见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就像一个智者充满关爱地在和读者对话,亲切而震撼,他认为,那是每个人内心都具备的智慧在说话。同时,他把内心世界的真相呈现出来,带领读者一起去看,并告诫读者要始终保持质疑和敏感,看到内心最真实的东西。

    我如饥似渴地读了他另外几本著作,书中涉及心理方面主题非常多,无法用一两句话概括。但可以确定,克在书中没有任何结论性内容,也没有任何知识体系或者方法,内容大多是他和提问者之间的对话,之后被人整理并留存,这些谈话涉及到心理领域方方面面的问题,蕴含了克对生命乃至整个世界的洞察。此外,他有很多个人演说,也被整理成文章,其内容都是他亲见事实的直接呈现,而不是经过头脑分析和想象,这也是克的文章最可贵之处。因此会出现,不同人提出同一个问题,他会针对提问者不同给予不同的解答,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提出同一个问题,他的回答也不一样,他用用实践告诉大家,真相永远不会固着在某一个点,它是实时变化和流动的,只有随时保持敏锐的觉知才有可能捕捉到。

    那么克究竟写了哪些方面内容呢?总体上讲,都是围绕着关于人类终极意义和具有普世意义的话题展开,诸如 “自我”“爱”“慈悲”“自由”“真理”等,克以超凡的洞察力赋予它们不同寻常的内涵,充满着智慧的表达。他还讲述了什么是真正质疑、觉察、冥想、学习、创造......介绍了常见情绪的引发机制,如欲望、恐惧、焦虑、悲伤、抑郁……进而引导我们看清“自我”的本质,从不同角度看待 “自我”,包括心理时间、心理期待、思想、意识及意识内容、心理记忆、意象......书中关于每个主题的论述都令人折服,值得深入品味。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克讲的内容,我理解是:通过了解自我,实现内心彻底的解脱和自由,达到没有冲突的生活状态。

    他的书在很多方面颠覆了常人的认知,重新阐明完整、自由、独立的内涵,也道出了生而为人的独特性以及生命的真正意义。克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看待“自我”,深刻而清晰,解释了自我和世界的关系,辨析了生命中真实和虚幻的区别。克的语言简单平实,没有丝毫神秘主义色彩,非常纯粹、真切,带给我极其美妙的阅读体验。

    (三)结识Sue,感受生命的奇迹

    真正帮助我深刻理解克的是Sue,也正是她让我有了将“探索自我”的收获整理成文的信心,对于她,我除了深深地崇敬之外,更是心怀感激。

    Sue是克系列丛书的翻译,对克有着极其深刻的了解,她是国内一所著名高校的博士,毕业后拥有高薪工作和美好前途,但她接触克之后,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自我探索中,舍弃了所有发展机会走上自我觉知之路。Sue除了翻译克的一些著作之外,还成立了一个探索自我的学习小组一一TFT,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这个群体,在这里聚集了一些对克感兴趣的朋友,他们对了解“自我”有浓厚的兴趣。TFT平时以线上讨论和沟通为主,每年大约有两、三次线下聚会,Sue会选择一些景色优美的地方,把大家聚在一起探索学习。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讨论的主题一部分是围绕克的某本书进行系统地学习,一部分是由TFT成员自主提出,大多围绕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每次讨论大约两到三个小时甚至更长。Sue工作效率非常高,除了帮助成员解决问题,还运营一个公众号,整理聊天记录,剪辑每次讨论的语音……她是目前唯一专职管理TFT的人。

    Sue不仅对克有着超乎寻常地热爱和深刻理解,更是一位心怀大爱的智者,她把所知所悟全部无私地分享给身边的人,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解生命的美好和思想的局限。她总能在对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TFT成员抱持的偏见,并启发大家找到问题的症结,解决心中的困惑,看到生命被“自我”束缚的真相;她思想敏锐,表达能力极强,能通过对问题清晰地阐述带给人醍醐灌顶的感觉,她在大家心目中就是一个充满慈悲、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脱之人。

    通过Sue的耐心讲解,我对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多困惑已久的问题得以释然。她让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谦卑和智慧,什么是真正的爱、自由和慈悲,她的睿智、通达以及对内心世界乃至整个生命中的洞见让我深深震撼,她就像一个现实版的“克”,做着与克同样的事情,具有丝毫不逊色于克的洞察力。尽管如此,她一直不希望成为TFT的中心,并一再强调,任何形式的权威都将成为探索和学习障碍,独立是自我探索的核心品质之一。

    三、如何写

    (一)写作初心

    写这个系列的文章,我最大的心愿是唤醒读者探索自我的热情,希望读者去关注那些影响每个人生命质量且生死攸关的问题,诸如“自我”“恐惧”“情绪”“欲望”“焦虑”“成长”“自由”等等,这些问题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多数人面对这些问题或纠结、或困惑、或矛盾、或逃避、或置之不理、或束手无策,却都没有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被它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困扰。从这个角度讲,我希望这些主题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探索的兴趣,燃起对自由生命的向往。

    我的文章至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并不是谦辞,一方面,由于本人对“自我”觉知的深度不够,具有明显认知局限,因此文章内容中会有大量“自我”的痕迹,也就是偏见或错误,这一点,尤请读者认真审视,千万不要轻易地认同。另一方面,探索自我需要踏踏实实践行,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投机取巧,只有透过自己去观察,才有可能真正了解那些主题,关于自我的真知灼见永远不要奢望别人能够给予,它只存在于自己的内心。

    那么,除了激发大家对探索的热爱,文章还能带给大家其他价值吗?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大家建立起质疑的习惯,培养形成独立探索的精神。探索中的质疑不是简单地反对或驳斥,它不是认同的对立面,真正的质疑意味着对事实真切地看到,对真相彻底地领悟,而不是基于头脑去认同、分析、想象或者推理,得出一些正确的结论或观点,也不是通过否定旧观点去建立新观点。我们需要质疑整个思考过程及机制,而不是单纯地质疑结论本身。关于质疑,克曾写过一本书,名叫《质疑克里希那穆提》,目的就是提醒人们不要相信任何权威,包括他本人。对于他的书,不要当做知识去读,更不要形成固定的结论和方法,要始终抱持怀疑的态度去看。

    举个例子,我们在阅读时,往往被作者引用的名人名言或经典句子所吸引,进而触动内心,产生共鸣和强烈认同感。这一点,恰恰要警觉,审慎地看待那些句子的内涵以及它们对内心产生的影响,这个过程就能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质疑,一直被认为是自我探索中最宝贵的品质,它能够主动地带领我们探索内心世界的本质和真相。因此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不要对文章内容轻易地认同,也不要带着既有观点、观念去反驳,而要从最真实的现状出发,重新审视你真正关心的主题。

    克正是凭借质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勇气,否定了一切宗教所倡导的修行方法,否定了一切结论和具有刻板性质的知识,甚至否定了被现代人奉为信仰的科学。他曾说过一句非常富有智慧的话,“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而否定的过程就是从“质疑”开始。他通过质疑,深刻地揭示了“自我”的虚假性,否定心理领域产生的所有意识内容,进而否定了 “自我”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质疑过程不仅是个否定的过程,更是看清真相的过程,而看清,意味着清空。引用禅宗经常使用的“以绳为蛇”的比喻:一个人在封闭的房间里误把一根绳子看作蛇,内心无比紧张和恐惧,无论怎样自我安慰和劝解都无济于事。但当他鼓足勇气走近“蛇”,发现它只是绳子时,恐惧感瞬间消失。由此可见,看清事实胜过使用任何形式的说服

    总之,通过《观自在》系列,我希望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内心世界的窗,哪怕仅仅撬开一道缝,“智慧之光”都会有照进内心的可能。激发读者探索内心领域真相、追求自由生活的热情,在实践中学会独立观察和质疑,洞悉意识领域的真相并清除记忆中的阴影,让生命之花绽放出自由之美。此外,也希望在这条路上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探讨和交流,一起见证生命的磅礴力量和大自然中万物蕴含的完美秩序。

    (二)写作内容

    涉及“自我”的内容主题繁多,可以涵盖心理学中所有方面,把如此多的内容通过几篇文章呈现出来,必须找到切入点且有所侧重。从个人角度,我计划先从自己最熟悉以及感悟最深的主题入手,逐步把读克的感悟、TFT讨论以及Sue带给我的启示整理成文。在写作风格上,我将围绕这些主题,引用一些真实案例,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避免陷入枯燥的说教模式。同时,我会尽可能避开克经常使用的心理领域专有词汇,使没有接触过克的读者也能读懂,必须引用时我会做一些注释。文字方面,我尽量写的朴实平淡、通俗易懂,力求做到简单、直接,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此外,我会尽己所能把晦涩难懂的内容表达得更直观些,使读者有画面感,便于读者理解。文章篇幅尽量简短,每个主题独立成章,遇到复杂话题再分章论述,如果主题之间有内在联系,会使用超链接引导读者阅读相关内容。

    我初步设想把文章分成两类:一类是按照自己写作计划进行,包括介绍克、TFT主题讨论、与Sue对话等相关话题;另一类是与读者的互动,包括文章评论、交流、回复读者问题及质疑。藉此机会,也恳请读者热情参与,积极分享,让彼此成为对方的镜子。在探索过程中,大家是一个平等互助的关系,并没有是非对错,每个人既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他人最好的伙伴。

    (三)思想的结构

    至于文章结构安排,着实也困扰了我很久,仅把TFT讨论主题整理出来,也很庞杂。如何把它们有条理地分享给读者呢?如何能让读者看到写作脉络和文章“主线”呢?直到后来我看到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曾说过的话:“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通过树状的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平克这句话揭示了写作的底层核心逻辑,但它却让我领悟到应该如何为这个系列文章谋篇布局,那么,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在心理世界,念头杂乱无章、瞬息万变,随时会跳出来干扰我们的思考和行为,而且一个念头蹦出来,就会牵扯很多其他的念头,构成了一张相互交织的网,很显然,线性语言根本无法把握。而头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终止混乱,通过建立目标,裁掉与目标无关的内容,剪断网络中节点,接下来,头脑再利用其理性思维,分析和梳理残存的那些念头,找到它们内在的逻辑和层次关系,使之变得有序和清晰,最后用线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个过程就像制作一件真丝衣服,蚕茧作为原料就是一团乱麻,经过煮茧、剿丝、纺纱、织布、染色等工艺,将蚕茧先变成蚕丝,再做成真丝面料,然后随心所欲地做成各式各样的衣服。内心世界的思想和意识就是乱作一团的蚕茧,而文章就是一件件漂亮的真丝衣服。但是,问题出来了,自我探索是为了精准地描述真丝服装,还是毫无偏离地去了解“蚕茧”本身呢?答案显然是后者。如果按着常规写作方式,就是在想尽办法描写真丝服装,无论把它描述得多么漂亮和准确,对于了解蚕茧这件事儿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是背道而驰了。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既不能通过衣服去理解真丝面料和制作工艺,更无法直接看到蚕茧本身,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我们不妨先看看克是如何做的。

    克的书从形式上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其演讲,另一类是他在不同场合与来访者的对话,这些内容被整理发表,基本是真实场景的记录。我刚开始读克的书,最大的感触是“结构松散”,克会把不同主题内容集中在同一本书中,各个章节之间貌似独立,却又有所关联,主题之间缺乏清晰的逻辑,有时在同一篇文章中会涉及到多个主题,完全不像一个整体。后来得知,克讲话的内容都是他边看边讲,即兴组织语言,而没有经过头脑的整理和深思熟虑。

    我曾尝试把克著作中常用的概念、重点词汇以及关键性的事实描述做个梳理,并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尝试使用各种文档编辑工具之后,最终发现它们关系错综复杂,就是一张盘根错节的网。那一刻,我突然领悟,克似乎从来就没奢望用线性语言把无限、未知、浩瀚的生命真相表达出来,它用这种“散乱”结构告诉读者“所有的已知都是局限。” 即:任何的方法和知识,包括科学在内,都是有限和局限的。当然,文字也不例外。

    (四)文章顺序

    看到这些,之前面临的写作困境便迎刃而解。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蚕茧而不是真丝衣服,把衣服论述得再细致也不能看到蚕茧的外观、结构、质地、属性以及形成过程。但可以通过观察样式各异的真丝衣服,回溯其制作过程,了解真丝面料的生产工艺,最终看到蚕茧的本来面目。因此,文章每次讨论的主题就像衣服,大家能直观地看到和感知,然后沿着外在的表象逐步追溯其产生原因,进而看到心理世界的反应过程以及内在机制。我们所关心的是蚕茧,至于从哪件衣服写起以及先后顺序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因此,完全没有必要纠结各篇文章之间的顺序,也没必要刻意安排文章“主线”了

    探索自我是一个了解未知的过程,不要当做一门学问或者知识来研究,否则会陷入到“通过有限的思想把握无限的真理”的悖论中,终究只能是缘木求鱼,一无所得。探索内心领域和学习技术知识是两个方向完全相反的事情,前者随时随地在发生,而且是利用全部感官全然地感知,这时头脑中的“知识”没有丝毫立足之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清空和释放。而学习则恰恰相反,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深刻记忆的过程,之后再通过刻意练习对这些记忆进行反复提取。探索,可以认为是一种面向事实的学习,需要全神贯注地观察和了解,不带有任何成见和评价,随时随地随事实而动,真实地感知每个瞬间,不需要且不能有任何形式的积累,也没有任何目的性,整个人内心是安静而又充满热情的。

    同样,读者也不必纠结各篇文章中主题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别把关注点放在真丝衣服上一样,而是如何透过衣服看到蚕茧。最终你会惊讶的发现,千差万别的衣服背后,其实都由同一质地的蚕茧制作,那个蚕茧便是“自我”。仅仅懂得道理没用,因为每个人的衣服不同,制作过程也不同,只有亲自看清自己那件衣服,才是真正的探索和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自在(1)——序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me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