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日更?起初我的回答是,为了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可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日更之后,体会到了写作的压力。在那一种超强的压力下,感觉到整个身心都陷入到一种束缚的状态,甚感疲惫。
在这一种状态下,不只一次想到过要放弃,可是每一次真正想要放弃的时候,心里面又会有一个声音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习惯了就会好了。我也觉得是自己的毅力不够才会产生这样的念头,这个时候我就会对自己说再等一下,就是在不断纠结的状态下居然有了完成日更五百多天的记录。
回顾这五百多天的日更中,有很多时候会为了完成日更而写一些文章,为的是可以在当天把文章发出来。这样的节奏下完成的日更,在心里面总是觉得有那里不对劲,这就好像是在上学的时候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作业一样。
这一种状态下让我心里面总是会有一些抵触情绪,不过这种抵触情绪也会在自我对话中一点点化解。尽管在自我调整中降低心中的抗拒,但是却因此耗费了精力,也会由于自我调整而不能够安心的坐下来写作,经常会在很晚的时候才开启写作思考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会感觉到身心疲惫的原因,没有真正体会到在思考中发现的快乐,而是被时间紧迫的焦虑包围。说一句实话,能够坚持五百多天的日更,连我也很佩服自己的。佩服归佩服,该找的原因还是要找的,如果不找到解除焦虑的原因,恐怕会让自己给自加的压力给压垮的。
于是我决定放慢写作的脚步,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为什么写作这件事情。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与我们做其他事情存在的问题是一样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理由,没有理由的做事情,常常是非理性的,那是一种本能驱动的反应。
在停更的这段时间,我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在这期间学习了哲学思想与读书这两个为写作赋能的工具,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思想的冲击,让我对写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个人思想的认识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思考。在双重加持下,我又开始了日更的节奏。
重新恢复日更之后,发现写作的能力明显的有了提升,每一篇文章都会以某一个点为核心展开深入的思考,在思考中把那些点一点点剖析分解,从中获得对那些点新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说,有了前面日更的基础,才有了后来对更深入知识的探索。
今天我日更的理由依然还是写出更好的文章,不过要加上锻炼个人的思考能力。每一个人都会思考,思考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不同的是,人们思考的深度会非常不同。为什么有的人能够从表象中看到背后的真正的逻辑,有的人只能看到表象的热闹。
写作就是一种锻炼思考能力的最好方法,写作与阅读就像是情侣关系,只有阅读没有写作,就像美食中少了佐料一样。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认识世界的窗户,写作可以让我们走进内心的世界,打开心灵的窗户与世界产生亲密的接触。
通过日更可以让我写出更多的文章,在众多的文章中那些思考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思考的习惯会让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敏捷。思维的敏捷会让我更容易识别和接收有价值的讯息,有意识的屏蔽一些垃圾信息。不是为了日更而日更,会让我没有压力的去更好的做好日更这件事情,从束缚中解脱出来,可以体验到一种自由的快乐。
由此让我看到,人之所以会被一些无形的压力束缚,很大的原因是自我加压,这种压力在短期内可以让人获得一种爆发式的快速发展。从长期来看,这种压力的负作用也会逐渐的显现出来,只有懂得自我调整,适时的释放一些压力,才能够从压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用一种健康的方式做好自己的事情。
快乐与成长并不矛盾,被束缚的快乐需要释放才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快乐,体验到真正的快乐,才能够心无旁骛把事情做好。找到科学的自我管理模式,不要用束缚来压抑自己,从思考中去感悟人生,在写作中去释放曾被压抑的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