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饥饿感:营造一种稀缺感,引起人类本能中对稀有事物的追求动力。比如“特价”、“秒杀”,营造“饥饿营销”。同样道理,孩子本来有一个玩具不怎么玩,只要另一个小朋友想玩,就珍惜的不得了,生怕被抢走。在学习场景中也是如此,“制造饥饿感”是非常符合人性的一种激励手法。
目标设置:通过设计、分解目标的方式,让孩子对完成目标产生信心并获得成就感。比如,我们在孩子背单词的时候,把它做成一个闯关游戏,每一小关只有20个单词,背出18个单词以上就会通过本关,而100%的正确率将会获得3颗星的荣誉。每一种目标的词汇量,比如说中学英语、四级、六级……单词,被分在了不同的故事情节中,只有通过了前面的情节,并且获得了足够的星星荣誉,才能进行更难的背单词游戏。
思维培养:通过改变思维方式,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是可以持续提升的。为什么孩子容易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灰心、放弃,而在玩游戏的时候,无论失败了多少次,仍然想要再挑战一次呢?一定是游戏给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获得的一种感觉——“控制感”。一旦获得这种感觉,人将会百折不挠。所以,我们要让孩子获得控制感,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奖励方式:科学的奖励方式能够提高学习动力,而错误的奖励方式会降低动力。很多人也许已经意识到了,那些最让人上瘾的事情,几乎都和奖励设置的方式有关,特别是奖励频率。那些最成瘾的活动,很多都和随机性奖励有关。比如:抽奖卡、开宝箱游戏、老虎机……可以说,随机性是人类多巴胺分泌的终极大杀器。有随机性奖励的活动,对人的吸引力超过了我们通常可以理解的范围。
团体动力:人在团体中会产生特殊的“动力”,它可以为每一个人赋能,推动他们向共同的目标进发。在生活中,常听到父母这样说:“你还不吃饭吗?哥哥回来就抢咯”“你看××作业都写完了,你还不写吗?”……通常孩子会乖乖就范,完成当下的任务,越小的孩子受暗示越强。我们暂且不评论这些话术是否科学合理,只是想强调参照“他人”的重要性。对于学习行为来说,独自一人和几个孩子组成小组,或者与整个班级共同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团体的驱动力将助推孩子更好地投入学习。
学习风格:因材施教,按照孩子的学习、认知风格,激发他的学习潜能。每个人动力被激发的敏感区域以及表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激励动作,还需要深入到每个孩子独有的个性特征上,形成个体的学习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