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展示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记忆中,有湘西的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第一次接触《边城》是在高中时期,那时它只节选了其中一段出现在课文里,现在依稀记得最多的便是翠翠和天保傩送的三角恋爱故事,以及当时为之深深惋惜的爱情悲剧。后来在老师的介绍下有去买过完整的版本来看,但那时的我觉得这部小说它太"淡"了,淡得有些无味,甚至乏味,于是便被遗憾地搁置起来。
时至今日,重读《边城》,我觉得之前自己对这部伟大的小说存在着多么大的误解,真是年少无知,差点错过了这样一部好作品。
在静谧的湘西山水边,有纯纯净净的山水,纯纯净净的人儿,像是嗅了一大口带有河水味道的空气,躺在留有太阳温热,被风刷得干干净净的大石头上,字字句句皆如画,弥漫着清新静谧的美与无声无息的感伤,感受着装着厚厚故事的时光,哗哗地流过,舒服,温暖,恬适,还有一点点心酸。
阅读桃花源般的湘西风光如饮一杯醇醇的苹果酒,有一种穿透心灵的微醺在荡漾,小说中的人物虽不丰满,却纯真如远古时代,那种惦念的美好比拥有更长久。
喜欢小说中纯真淳朴的翠翠,她在风日里长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喜欢小说中无私奉献的摆渡人老爷爷,他与翠翠相依为命,共同平静地生活在白塔下的小屋子,年复一年地为行人摆渡,为行人准备着烧酒和点心,甚至时常备着医药用品,好不善良热心。
这对爷孙俩的和谐的生活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爷爷对翠翠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她是自己的女儿留在这世上唯一的珍珠,也是他唯一的亲人和希望;翠翠特别依赖爷爷,每当逢着端午看龙舟或者看灯时,她都要爷爷陪她,如果爷爷不去,她便不去,如果爷爷不来,她便不走。爷爷对翠翠说过:"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这句话令人深思,思考小人物的大智慧,思考自身应该时刻记得爷爷的教诲。
从前很讨厌大老天保,总以为是他的离去造成了二老傩送对爷爷的误会,以至于最终没能和翠翠在一起幸福地生活;现在想来,其实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天保的死本事便是一个偶然,而傩送的冷漠态度不过是对自己的无法原谅,他以为是自己的介入造成了哥哥的"马路"失败,于是匆忙逃走酿成悲剧。于是他远走"不归",借此来逃避来赎罪。
而爷爷其实是无辜的,他太渴望翠翠拥有一个好的归宿,却不料自己的主动出击被二老和顺顺看成做作的行为,反而遭到反感受到冷遇。在故事的最后,一场夜里的狂风骤雨带走了爷爷心爱的渡船,也带走了他的生命......
世界上的一切情感与交错,在生与死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更何况是隐匿在心中若有似无的爱情呢?
翠翠哭得声嘶力竭。最爱的人爷爷死了,二老也走了,他也许永远也不回来了,他也许明天回来。
翠翠也许会等到二老的归来,也许就这样永远地错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