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一个幼儿英语培训班里,一个小男孩欺负同班的小朋友,踢了小朋友的头。刚好被孩子的妈妈看到,抓着孩子的手直接打了回去,并且教育孩子“被欺负就要打回去!”

欺负人的小男孩爸爸姓姚,姚先生看到孩子被打回来后特别吃惊和愤怒,他称:自己的孩子只是和小朋友开个玩笑,平时就比较好动,对方家长至于打回来吗?孩子被打回来后,被吓到晚上不敢睡觉,还失禁,小孩间的打闹,家长不应该掺和进来。
网友对此事也站为两派:
打回去没毛病!谁欺负我孩子我也会打回去!当家长的不就是要保护自己孩子吗?
这个家长太粗暴了,直接把孩子吓到失禁!本来可以和平解决的事,非要闹到上了社会新闻!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家长怎么做?
"孩子被欺负了,到底要不要打回去?”一直是家长非常关心的教育问题。
打回去吧,不仅不文明,还怕会滋养出孩子暴戾的性格;
不打回去吧,孩子又受了委屈,留下阴影会让孩子变得怯懦胆小。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文明的解决问题,又不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呢?
究竟该“以暴制暴”还是“以理服人”?

面对校园暴力绝对不能纵容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就对校园暴力发声,她在专题演讲里向广大家长呼吁:面对校园暴力不纵容,打回去!

李教授解释说:“在中国所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遇到问题先让孩子自我反省,这反而纵容了一些不良行为,最终导致校园暴利事件不断发生。”
“打回去,我支持你”不是在纵容暴力,而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

李教授认为:“青春期就是在小学后期到中学,是孩子暴力行为的一个高发期。”
所以,要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负别人,这是家教问题。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负比你弱的;
第二个是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别人欺负,可以让孩子从小进行体育锻炼,有运动就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别人欺负。”
因为她的孙女就曾在幼儿园被同班男孩欺负,因为男女力量悬殊,自己孙女被同班男同学抱起来又摔下去,磕到了头。
于是她教会自己孙女女孩要掌握的防身术:当被力量悬殊的人欺负时,拽对方的耳朵,两边一拽,他一疼,就松开了。

但是我们希望所有被欺负的孩子永远不要有用到防身术的一天,因为用防身术的同时,意味着伤害已经在发生。
我们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变得勇敢,不敢被人欺负。
那么当孩子性格比较胆小懦弱时,家长除了担心外,还应该做些什么?
但往往发生率校园暴力,大多数家长却不知道。
一般主要有两个原因: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觉得丢人,回家不敢告诉父母,所以父母永远不知道。
孩子被欺负后,回家告诉父母,孩子又怕家长去学校找老师,于是只能隐瞒。
所以助长校园暴力风气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这个问题得不到关注,孩子在面对暴力后,第一反应不是寻求帮助,解决问题,而是默默忍受,忍气吞声。
而施暴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只会越来越助长他们嚣张的气焰,而遭受校园暴力的孩子,将会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教家长如何发现孩子被欺负了
北京卫视有这么一档节目《老师,请回答》,请了很多专家和老师坐镇,解决孩子的问题。
有一期就是教家长,“在孩子不主动告诉你时,你该如何发现孩子被欺负了?”
第一位专家是这么说的,当孩子被欺负时,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不同的反应,主要有以下4种:
内向的孩子会用哭来表达;
外向的孩子回到家可能会转移情绪,朝着父母发脾气;
也有的孩子会异常安静,但会突然变得不想上学;
最甚者,惊吓过度会激起生理上的病变,如:呕吐、拉肚子。

第二位特级教师教给父母一种分辨方法:
当孩子老跟家长说:明天你能来接我吗?时,家长就要警惕了!
如果孩子天天让“你来接我”时,家长一定不要忽略这么简单的一个请求,因为孩子可能是被人威胁或者恐吓了,想让家长给他安全感!

所以当孩子出现异常时,家长一定要观察孩子,不要总以为他的反常是因为厌学、或者装病、突然变得不听话,也许他真的是遇到自己害怕的事了,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因为父母才是孩子安全的港湾啊!

家长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不被欺负?
做孩子友好的倾听者和玩伴
多数家长糊觉得没话和孩子说,除了叮嘱吃饭就是督促学习,剩下的时间就自己玩手机。
其实,孩子内心是很渴望爸爸妈妈关注的,除了学习外还有很多话可以聊。不要总是把自己摆在大人的高地上,和孩子疏于交流,并且只要一开口就是学习,孩子会很反感,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打开自己心扉了。
当孩子试图和你说他学校的事时,孩子只是想找一个倾听者,家长是他们的首要选择,家长不要敷衍或者打断孩子,比如别说了,赶紧吃饭此类,让孩子的话憋回心里。
饭后散散步,写完作业在睡前和孩子聊聊天,不说学习,只问孩子最近都有什么有趣或不高兴的事想分享,家长也可以讲自己遇到的趣事。
只有交流和陪伴,才能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成为一个善于交流、开朗的孩子。

给孩展示的机会
没有孩子不喜欢向众人展现自己的长处,也没有孩子不喜欢听到表扬。
很多胆小的孩子,只是缺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会觉得自己不被看好怎么办?索性就不展示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了,比如家长在扫地时把顺手就可以扔掉的垃圾交给孩子去扔,并对孩子进行表扬,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孩子获得满足,家长在以后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会觉得为帮了妈妈而感到骄傲,而主动帮妈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当孩子迈出这一步后,家长一定要做孩子的底气,为孩子加油打气,时候也可以进行奖励,那么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大大方方。

帮孩子解决问题
胆小懦弱的孩子如果不是天生如此,一般都是经历过什么挫伤后,让孩子变成这样。
所以家长给孩子解决问题,才是帮助孩子的根本解药。
当孩子遇到事时,家长如果首先先批评一番,这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更加打击孩子的心情,让孩子更加忌惮不敢把事情说出口,那么问题就会堆积着,永远无法解决。
正确做法是,无论孩子发生什么事,好的坏的、值得鼓励或批评的,都要先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引导,而不是劈头盖脸一顿表扬或是批评把孩子堵回去。
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一定不要说没关系。

父母的认同很重要
孩子之所以胆小,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来自哪里?来自原生家庭,来自父母。
当父母都不能给孩子底气,让孩子自信的时候,家长又能指望谁让孩子胆大起来呢?
男孩需要家长的肯定和认同,这样会让男孩觉得自己有担当有底气;
而女孩需要家长的赞美和欣赏,这样女孩才会欣赏和爱护自己。
家长的认同是孩子最根本的保护层,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大声赞美起来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活泼的就有内敛的,但活泼不是捣乱,内敛也不是胆小,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活泼的孩子不会更加放肆到去欺负他人,而胆小的孩子也不会越来越自卑到被人欺负,每个孩子都阳光自信,才是最好的成长,这需要家长正确的教养和足够的爱。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你会怎么做?留言告诉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