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就会陆续接到朋友的电话:给上幼儿园的小孩选有爱心的老师,给上小学的孩子选名师择好师,给上初中的孩子挑选有经验教学水平高的好老师。
每每这时,我总要问一句:能告诉我孩子的情况吗?否则我没法选适合的老师呀。有些是朋友转介绍的,要费一些周折去打听与了解。
今天中午围绕这个话题做了场直播,总热度噌噌就上去了,说明择校择师永远是家长的操心之事。
啥时刮起择校风,搜索记忆,似乎是二000年左右。八十年代末我从师范毕业进入名校时,孩子们都是就近入学。
择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家长对名牌的渴望、对圈层的追求、对身份的认同等各种因素催生了择校热。今天我就来唠叨唠叨这个事,给家长一些建议。
01 要不要择
先听我分析一下几类学校的情况。
一是大家公认的名校,也是大家花了巨资购买学区房的好学校。这些学校优势确实明显:校长理念先进、管理有方,教师团队工作负责、追求卓越,学生家长重视教育、配合得力。
二是新建学校。一所学校创立初期,也是树品牌、重服务的阶段。这时期的老师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的硬件设施反超名校。因为有的名校学生太多,把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室挪作了班级,专业课程教学就会受影响。
三是城乡结合部学校。这类学校要看教师构成,如果全部是新招聘的,视作第二类学校。如果是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有农村学校为基础发展的,那么与一直是城区的学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关键是理念有落差,而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影响结果。
概而言之,在当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择校是让孩子接受好教育的机会。
02 怎么选择
择校因政策硬纲在,只能拼经济实力,读什么学校已有定位。当前家长最揪心的就是选一个好老师。
说起老师也有三类。一类是名师,自身素质过硬,是教坛新秀抑或学科带头人,为学校争得荣誉无数。但正因为是名师,比赛常常有份,要么正在参加比赛,要么走在参加比赛的路上,放在日常教学上的精力有限。
这类老师适合那些学习主动、自我管理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老师良好的素质、骄人的成绩给孩子作出榜样,孩子对做事的目标就会定得比较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提高。
第二类老师爱孩子,真心喜欢教育,热爱课堂,醉心于班级一亩三分地的耕耘。这类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个性内向、学习力不强的孩子最好选这样的老师。这类老师会包容理解孩子、会支持鼓励孩子,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三类老师考入学校有了铁饭碗,旱涝保收,就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家长也要面对现实。不过学校安排任科老师时,也是尽量做到平衡的。这个学科老师能力弱了,那个学科的老师就配强了。家长不必太焦虑,多与老师联系,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优势与短板,择优而培,孩子还是会有好的发展的。
03 了解孩子
择校也好,择师也好,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在选择这件事上,我们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再作决定。不能自作主张,随大流,人云亦云,要多维度评估,三思而后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