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危机
1.人们通常把突然出现的且又令人忧虑的中断了连续生活进程的事件称为危机。这类危机不仅会产生于每个人的私生活中,而且也会出现于人类的各种组织和社团的社会生活中。
2.尽管危机令人忧虑地中断甚至威胁人们正常的生活,但认为这种干扰是偶然的,并非必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认为这些危机大多来自外部,只要予以充分注意是可以避免的;当人们尽管十分小心,但危机还是出现时,认为必须尝试减弱其作用,并尽快排除它。
3.人只要生存着,任何时候都会处于危机之中。
危机是令人遗憾的偶然事件吗?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这样的认识的。可是,危机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里,具有未知性、潜伏性、破坏性与建设性并存的特点。就像悲伤也是我们的情绪流,但我们不会把悲伤当做正面的事接纳,反而会避之不及。只有认识了危机的特点,那么也才会正视危机,接纳危机。
二、危机的作用
“人只有通过危机——基本上没有其他途径——只有通过这种最大的威胁才能获得真正的自我,亦即获得一个稳定的、不受任何影响的、对自己负责的状态。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真正合乎道德人。因为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向某个新的生命阶段的过渡只有通过危机才能得以实现。”
这段话意在说明“危机的作用是关键的,也是强大的”,也许是我之前忽视了危机的作用。在危机中,才能锻炼人,磨练人。这样的故事听过很多,但都会不以为然。事实上也应该是这样的。
比如,这学期班里有一个特别的孩子,特别到原来没有遇见过的孩子,也就会去思考如何和他相处,让他安静,让他尽量的有事可做。后来发现,比起听课来,他是一个很愿意做事的孩子,那么就将一些计算单子的批阅交给他,他非常认真,也就免去了他上课好动影响别人的缺点。
三、教育危机的意义
1.“由于危机具有有益的作用,教育者是否应该有意识地处触发它?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断然否定。每一种危机都是由命运安排的,就此而言,教育作为一种故意的“行为”,它有着一条无法逾越的界限。”
这段话的意识是说:危机可遇不可求,不能主动安排,不能去挑起这样的计划,不能是故意的行为。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那个困境式教学又是如何一回事呢?
2.“如果危机来自内部,教育者不能用安慰性的掩饰来降低危机的严重性,他必须帮助年轻人明确认识危机的含义,全力承担责任,不回避危机,直到危机得到圆满的解决。”“我们可以把危机理解为开创新起点的机会,危机越严重,渡过危机的决心就越大,危机后的一种重新开始的清新感就越酣畅。”
也就是说,有一些危机是可以预见的。当危机来临,作为教育人,有危机意识,也要有危机处理的能力。我们需要把每次危机都当做一次新的起点,危机带给人的正面影响应该是很大的。
只是,这起点,也是在不断迭代的。“新的起点不是简单地恢复中断的发展,而是要求迄今不合适的生活加以批判分析,恢复被抛弃的良好的开端。”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危机又有些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经常有这种情况,他自己觉察到失控,于是很吃惊,马上“鼓起劲来”,以更大的热情重新投入,但也经常有相反的情况,尤其是幼儿,他无法以自己的力量纠偏,必须借助于外部的推动力,特别是教育措施。因此,告诫和激发是一种教育措施,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其作用。”
危机来临,要么获得新的力量,走向光亮的地方;要么沉沦下去,走偏。教师就是那个在学生的危机来临时,给予力量,防止他走偏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