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擅议傅国涌《偶像的黄昏》和对中式哲学的误解

擅议傅国涌《偶像的黄昏》和对中式哲学的误解

作者: cloverblue | 来源:发表于2015-12-06 22:07 被阅读0次

我读木心的书,经常有看英式幽默的感觉。十年前,会不会这样?也许不会,应该不会。

因为有时候看明白一本书、阅读一个人、需要时光的积累。

积累了一些时光后,拿起十年前我也许会喜欢的书、今天想擅自议论一下傅国泳这本《偶像的黄昏》,实在是因为王小波、鲁迅的好文字中我都看到过许多这样的态度和误解。无论写书人语气或缓或急,却多少都有不拿原本直接开批的风格。而这实在跟伯格写了一整本书只批评毕加索晚期风格的作法大不一致。我不知道这三位是真不知道中国哲学原文而且根本没想理解而随便乱批的?还是知道却这样写、因此多少误导一批人的?

身边有很多人只记得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却不知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只记得庄子说“相濡与沫”却不知后句“相忘于江湖”。其实不是不知道,是不想知道,懒得知道,网络时代这么发达,去查一下原话有什么难?你以为他们顺从吗?不,但凡政府或GCD相反的、与有钱有权相对的,他们一定站在表示多数的普通人一边。你以为他们叛逆吗?不,他们从未想过否定自己从前的教育内容,比如对传统文化的或崇拜或鄙视。可怜啊,我想到希特勒当年上台时多少平民老百姓一片倒的支持,我想到美国要炸伊拉克时多少新闻媒体一片倒的力挺,但凡当年德国有帮忙犹太人的都没混好、但凡如同苏珊桑塔格一样写文章反对出军的都被一片声的叫骂。

有这样的立场,或许是天生的呆而幸福?

但先天还是后天的没有这样的固有立场,却是自许给自己的幸运。

我看傅国泳的《偶像的黄昏》,也觉得大体写得够劲,只是越读越觉得有些不对。

那一篇篇文章有破而无立,讲反而不说正。比如第一篇批金庸(可怜啊,我想到《人间失格》电影中,掘木大笑说刚死的诗人中原一定在地狱里玩弄自己的骨头呢,酒吧的老板娘讲:没法在你面前反驳你的中原先生好可怜啊。),批则几乎一无是处,批则尽说写好皇帝的文章是骨头里的奴性、批则说其对美国无一句好话,批则说其虽然自称爱财却不是真正的施舍者、批则说其成自把人当成奴隶的儒家。

他的表达方式非常反骨,也许看起来颇会受愤青的喜爱、并且得到金迷的唾骂。然而其论据实在经不起推敲,那只是一个个结论,而非讨论。金不在他眼前,未有争论。金的所有行为都在太阳下、阳光背后的行为未得到本人或其他人证实。金的小说背景限定在古代皇权时代。更别提傅国泳只用一句话就给出结论说儒家是为皇帝服务的教条,却无视(难道说是更无心的应着中国历来的教育忽视?)他学的儒家是不是孔子的儒家,无视中国历来皇权都是阳玩儒家阴从法家的现实。傅国泳的文字以一两句概括了儒家的本质?我想概括一事总得要看完全文才知道吧。

不过他的写法并不奇怪,时光和豆瓣上经常有人写影评说“对演员(或题材或导演或拍戏的国家)不感兴趣”,所以打了个零分。

其一,骂有思想局限性。这样的写法,其实非常像几十年前革命文学家们写文章骂古文是骨子里的想讨皇帝喜欢,说他们是有阶级烙印和思想上根本的局限性。诚然人生在一个时代,有局限是肯定的,然而问题是基本上那个时代所有的人都是在这样的局限中长大的,若人人都有,说这个结论还有什么意思、还有什么可探讨的?有这样的局限性还能写出流传以久的文字,一定会有什么长处在其中吧。只字不提、或者拿了流传歪掉的版本指称原本一定好不到哪里去,这样的行为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譬如我们生在这样的时代,将来的人会不会也说我们现在有着骨子里的烙印和思想的局限性?不管怎么变,人性是不变的,专抽象到大人族群的阶级却不提人本的性情,这算什么分析?

其二,译文前后不搭,怎么能够不找原文看看讲得什么却直接骂原文?倘若我读了一本法语译书,觉得写得真烂,根本前文后文不通顺,肯定会找原文或者别的译本想办法看看,而不会说这法文本身有什么问题。连原版都没研究过,如何能通过译本讲原版烂?也许有人说到儒家教育有什么前后文不通的?如同傅国泳写文字说儒家是人本,因此是奴隶的教育。其实教育程度一如我,也能感觉到从前学的论语中感觉孔子不是那种上有上位、下有下位,必须各尊其位、如同“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之类的话,一个志向得不到申张就跑掉而不违心侍奉君王的人会这样吗?然而中国传下来的读本就是如此,因此傅国泳先生的文章中也就是如此。连王小波和鲁迅都拿“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来说中国哲学是权性的事。各位学文章时,难道没有感觉这前后文的不一致?后人标点时点在哪里对后文意思就会完全不同、甚至文章抄错了意思也会完全不同,难道各位不知道?多查点典籍难道这样难?甚至不查典籍吧,文言文是拿名词当动词用的难道这常识也不知道就乱骂?“下”在古代的用法是“以…为下”,“上”自然也是“以…为上”,这类中学常识难道都成年了还用别人去教?原文的意思是“礼法不以庶人为下(而不礼遇),刑法不因大夫为上(而不施行)”。傅国泳说“儒家学说,说穿了是以泯灭人的个性、扼杀创造性、独立性为代价、维护的是现世的等级、专制制度,传统的中国哲学在根本上可以奴化哲学、服从哲学、工具哲学、无非教人做一个恭顺的奴隶。即使是以无为、逍遥、逃避为核心的老、庄哲学也不过是一种消极的补充罢了”,那为何他推崇的西方哲学家们却倍为推崇老子的哲学?为何他称为培养奴隶的孔子也说到父亲要打杀儿子时、儿子不能反打父亲但必须要逃跑不让父亲成功?为何孔子的文字有很多都能在希腊哲学、德国哲学中找到相应的同样的话?傅国泳的文字正代表了我周围基本上一大批人对于中国哲学的态度——根本不明白在讲什么却能议论其非而无是。当然还有另一批天天穿汉服、背论语却不知礼从心来,天天炼丹、天天无为以为老庄就是要什么也不做当神仙的、想也不想直接把中国哲学当派来崇拜的也是另一种代表。

无聊太无聊,未到其位而发其议论,如同麻雀笑话大鹏鸟没事非得一展翅瞎飞飞什么?(此言出自被傅国泳称为无为派的庄子)

OK,我擅自按自己的意思表达一些不满,因为总觉得的文章这样的态度,实在很难得,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版已是难得,更应该细致一些认真一些对等一些,而不是一边吃着米饭一边骂米粒不是喂人的东西。

金庸不过是一普通人,文才多些,敛财多些。

李敖不过是一平常人,才大些,气粗些。没必要为了批他们,还得附带的再把批评美国的态度也一起单纯的批了。

没必要为了批他们,急得连儒家讲的什么也不管,就当个帽子盖他们头上压下去了。

长久以来,我把尼采当成疯子,因为与我交谈的朋友提到他都说“尼采那个疯子啊”,可那抱住马哭的男人,我想看看他到底说了什么话。长久以来,人们提到希特勒必提此人是魔鬼,我倒是看看此人是不是就一个疯狂的普通人。

木心说我们“撞上了这个不言而喻都变成言而不喻的时代”,这是真的。

但若你听不懂,那就多看看多听听多读读吧。

(2011-02-23)

相关文章

  • 擅议傅国涌《偶像的黄昏》和对中式哲学的误解

    我读木心的书,经常有看英式幽默的感觉。十年前,会不会这样?也许不会,应该不会。 因为有时候看明白一本书、阅读一个人...

  • 遇见一本好书:让自己慢慢长大,让世界慢慢变小

    ——读《美的相遇·傅国涌教育随想录》 ...

  • 当教育遇见美好 ——读

    当教育遇见美好 ——读傅国涌《美的相遇》有感 ...

  • “三一八”枪响之后

    傅国涌 一 历史将永远记住—— 1926年3月...

  • 当教育遇见美好 ——读

    当教育遇见美好 ——读傅国涌《美的相遇》一书有感 光阴易逝,...

  • 读傅国涌《金庸传》3

    读到《金庸传》的第五章,讲诉了“金庸”出世的故事。 说到金庸的出世,不得不提梁羽生,他俩是在《新晚报》的同事,梁的...

  • 偶像的黄昏

    >《偶像的黄昏》在一切时代,智慧的人对生活都做了相同的判断:它毫无用处……无论何时何地,从他们嘴里听到的总是同一种...

  • 偶像的黄昏

    尼采《偶像的黄昏》一书,整体读下来,感觉颇为晦涩难懂,倘若对西方哲学家们及其观点不熟,便难以沉浸进去,更遑论深刻了...

  • 《偶像的黄昏》

    尼采,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哲学家。很多人都认为很怪异,疯疯癫癫。但是我觉得这个人就是多数人所判断错误的那样,唯有他掌...

  • 教育的灯火

    傅国涌先生主编的《回望民国系列丛书》分为三册,分别为《为教育燃灯》、《如何培养好公民》和《让性回归常识》。三册所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擅议傅国涌《偶像的黄昏》和对中式哲学的误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cehttx.html